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汪栋) 2月27日,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定西、白银考察旱情、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时强调,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要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抗旱备耕,千方百计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地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去年入秋以来,甘肃省河东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白银、兰州、庆阳、平凉、武威等地发生秋冬连旱。虽然去冬以来出现了10次区域性降水,但旱情未得到有效缓解,白银、兰州、定西、临夏等地的旱情仍在持续。
旱情到底有多严重、群众吃水有没有困难、春耕备耕情况怎样、如何有效开展抗旱减灾?带着这些问题,陆浩来到安定区和会宁县,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实地考察灾情,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并同当地干部一道研究抗旱减灾的具体措施。
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是当前干旱地区农民最急迫的问题。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花沟村,陆浩来到村民陈刚家里,察看了水窖的蓄水情况。陈刚说,窖里还有1米深的水,能吃上一个月。当地的干部介绍道,安定区有水窖19万眼,约有12%的水窖蓄满水,蓄水一半以上的有6万多眼。如果持续干旱的话,将有3.6万户农户吃水有问题。听了这些情况,陆浩一脸凝重,他对市县的负责同志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一定要解决好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准确掌握人饮困难现状,引导群众开展抗旱自救,采取拉水、送水等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确保群众饮水不出问题。
陆浩在调研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的思想,全力以赴抓好以抗旱为中心的春耕备耕生产。农牧部门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水利部门要加强旱情监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抗旱能力。财政等部门要保证抗旱资金和物资,确保各项补贴及时到位。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最大限度地缓解旱情。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力争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努力把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