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献身水利 惠泽民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献身水利 惠泽民生》。什么是艰苦奋斗?
教育家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业者说:艰苦奋斗是干好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同志们说: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这些都是艰苦奋斗的应有之义,我更想说:艰苦奋斗是水利青年应该传承的一种精神,应该坚守的一份情操,更是新一代水利人开拓进取的基石。艰苦奋斗,一头连接着贫穷,一头连接着富裕;一头连接着希翼,一头连接着收获。正是依靠艰苦奋斗,中华民族战胜重重磨难、度过种种难关,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经济的腾飞、文化的繁荣;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贫穷走向富裕,将殷殷的希望变成累累的硕果;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我们党走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迎来一道道彩虹,走向一个个巅峰。
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史。翻开浩瀚的史书,华夏儿女治水的每个篇章,无不闪耀着艰苦奋斗的熠熠光辉。
大禹治水、史禄修灵渠、王景治黄河、马臻开鉴湖,先贤们在水利上所创造的每一份成就都是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和劳动所换取的。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水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内涵不断丰富,但贯穿始终的是水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人工天河”红旗渠到“一曲绿色颂歌”的三河调水,从“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到“当代大运河”的南水北调工程,从‘98抗洪到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排险,感人的画卷背后所昭示的正是一代代水利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永远跋山涉水、不知疲倦,用尽一生为三峡的勘察大师崔政权同志;对事业执着忠诚,连续30年默默坚守在黄河水文最艰苦的地方——青海玛多水文站的谢会贵同志;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舍小家为大家,舍生命为人民的曹述军同志;72岁依然冲在水利抗震救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水利老专家无私情怀的设计大师徐麟祥同志……他们为了中国的水利事业奉献青春、奉献终身,甚至奉献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发扬光大。60多年水利建设的累累硕果,是一代又一代朴实的水利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装点祖国万里河山的结晶,是他们青春奉献的升华,是历史永久的丰碑。
水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利发展直接关乎民生。民生水利就是要在水利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它不是简单地局限于某些具体工程项目,它是一种发展理念、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实践要求、一种目标追求。
6214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606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456处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诚然,数字是枯燥的,但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根本性的变化却是具体生动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防洪保安能力大为提高,让周边百姓不再提心吊胆过日子;灌区节水改造,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让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农村水电建设,让众多的山区群众告别了祖祖辈辈上山砍柴、烟熏火燎的日子;水土流失治理,每年保持土壤15亿吨,增产粮食180亿公斤,惠及1亿多人,使5000多万群众摆脱贫困。民生水利使亿万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水利人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一名年轻编辑,对我而言,就是要践行我社“服务水电,传播科技,弘扬文化”的宗旨,通过勤勤恳恳的本职工作,为推进民生水利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积极支援抗震救灾斗争。为配合地震灾区做好灾后除险和灾后重建工作,在水利部的统一部署下,我社接受了《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水利实用技术手册》与《水利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标准汇编》三本救灾图书的编辑和出版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要与时间赛跑。5月22日下午,领取任务后,我社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布置工作;23日晚收到书稿后,编辑们立即投入了三审工作中,排版人员同步开始描图排版,连夜修改校样,编辑、排版、校对、印制,各环节通力合作,人员24小时连续奋战,终于赶在5月24日清晨将软片送到了印刷厂;5月26日一早共计10000册抗震救灾图书在第一时间迅速发往了川、陕、甘三省。这些图书内容丰富实用,有力地配合了水利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展开。
作为一名年轻的编辑,我亲身经历了为抗震救灾图书奋斗的那段时光。亲历其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奉献”这个词的分量。这种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爱;是一种对自己岗位,对自己所从事的水利出版事业的爱。正是出于这种爱,在过去的2009年里,出版社又高质量地完成了中英文对照画册《中国水利》、新中国水利60年画册和图文并茂的《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的出版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部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
作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职工,我们仅仅是水利系统百万职工的一个小小缩影。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千百万水利人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跋山涉水,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共同铸就了共和国今天的辉煌。
历史的车轮还在不断前进。作为年轻一代的水利人,我们在传承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从前辈、师长手中接过来的也是一份责任和重担。60年,一个甲子。新中国水利事业在第一个轮回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回顾昨天,伟大的历程,波澜壮阔。展望明天,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在老一辈水利工作者取得的成就面前,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感受到了前进的动力,我们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全面推进民生水利的新发展,谱写水利工作更好更美的华彩乐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