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22日讯 (记者 边境)7月20日起,吉林省中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为吉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致使全省共有287条中小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21日下午四点,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全省防汛暨抗洪抢险紧急视频会议,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王守臣指出,当前,吉林省已经进入防汛最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吉林省近期还有强降水过程,特别是今年气候特殊异常,我们将面临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做好迎战后续洪水的一切应对准备。
据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情况,截至记者发稿时统计,全省平均降雨46毫米,辽源、长春、四平和吉林4个地区降雨量超过70毫米以上,最大点降雨达到215.6毫米,发生在东辽县的平岗雨量站。超过200毫米的雨量站有4处,超过100毫米的雨量站达82处。
王守臣就当前防汛暨抗洪抢险提出明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政才关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和王儒林省长在抗洪抢险一线的指示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各防汛责任人必须立即上岗到位,密切注视雨情、水情、汛情、灾情,随时准备组织抗洪抢险。
会议要求立即对全省存在防汛安全隐患的水库、堤防及其他工程设施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尤其要突出对中小河流堤防和小水库、塘坝的检查力度,对检查工作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负责检查的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检查,彻底排查吉林省当前存在的各类防汛安全隐患,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度汛安全。各地要高度重视水库的度汛安全,科学防控。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库调度控制运用计划进行调度,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要进一步做好小水库和塘坝的防洪安全工作。要根据水库塘坝具体工程状况,把工作做细、做实。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调度。对超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要在洪水到来之前把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特别是要加强在建水库工程、小型水库和塘坝的调度。要留足防洪库容,对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坚决空库度汛,敞口运行。要加强雨情监测,水情预报,加强对大坝、溢洪道等建筑物的巡查和观测。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抢险,并立即组织受洪水威胁地区群众转移,坚决避免水库垮坝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各级防指要密切关注汛情,落实专人昼夜24小时巡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标准内洪水不溃堤。由于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小城镇,排涝设施不完善,极易发生内涝。因此,在重点抓好防外洪的同时,突出抓好防内涝工作。避免由于内涝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活秩序造成损失和影响。要密切关注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要注意巡逻查险,落实预警预报措施。一旦发现山洪泥石流等险情征兆,要迅速启动预案,立即组织群众转移,避免人员伤亡。特别要关注学校、养老院、集市、矿山等人口密集区的防范工作。各级防指要密切关注汛情发展。气象、水文部门要搞好雨情、水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各级防办及有关部门要加强防汛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变化,及时准确地掌握汛情、灾情,发生较大汛情时,要按照汛情报告制度向有关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防汛指挥,切实履行职能,抓好本地的抗洪抢险工作。各地要坚决执行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防洪调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执行调度命令。否则,出现安全问题和责任事故,要按照《防洪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新闻媒体要按照国家有关防汛宣传工作规定,及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增强全社会防汛避险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7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