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19日,四川省遭遇了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强降雨过程,降雨覆盖全省21个市州113个县,其中万源、通江出现历史极值或超历史纪录降雨量。强降雨导致渠江流域达州、广安部分河段出现超历史极值洪水。四川省上下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抵御洪灾。
领导靠前指挥 科学预警决策
7月18日,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对抗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刘奇葆要求各暴雨成灾地区要把抗灾救灾放在第一位,采取多种抗洪排涝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对可能淹没区和地质灾害点要及时转移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要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蒋巨峰分别对达州、巴中、广安抗洪救灾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全面落实防汛抗洪和应急抢险救灾的各项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排好转移安置群众的生活,并适时开展生产自救。
18日上午,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钟勉召集水利等有关部门和省军区、省武警总队有关领导,召开省政府防汛抗洪工作紧急会议。会后,钟勉即率队前往达州、广安,会同当地党政组织抢险救灾,明确要求抢险工作进一步落实“四个加强”:加强预警预报,及时会商,掌握主动权;加强指挥调度;加强应急值守,确保指挥畅通;加强抢险队伍、物资准备,随时准备出发抢险。他强调,突出抓好“五个重点”:突出抓好群众转移安置重点,突出抓好沿江城镇防汛重点,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重点,突出抓好交通、通信、电力和供水保障重点,突出抓好卫生防疫和恢复重建重点。
四川省防指和水利、水文、气象等相关单位加密监测,及时提供最新水情、雨清、汛情。省防指加强会商频次,17、18、19日3天召开6次会商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发展趋势,准确预测洪峰峰值、流量和出现时间,提前10个小时报告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即时向人民群众通报,为转移群众和财产、提前防范洪水赢得宝贵时间。同时,四川省防指、省水利厅组建了9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分赴各地抗洪第一线,协调解决渠县、宣汉、达县、广安、巴中、乐山等地抗洪抢险中的具体困难。
灾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全力奋战抗洪抢险第一线,落实责任制,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
转移安置群众 齐心协力抗灾
四川省防指各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通力协作,在转移安置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确保道路、通信、电力畅通,抢险物资调拨,救灾经费发放,灾情统计报送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保障抗洪救灾顺利开展。省防指、水利厅统筹协调抗洪抢险具体工作,为前方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统计,灾情发生后,各地统筹协调,协同抗灾,共转移安置受洪水威胁群众近百万人,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为满足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四川省防指多次下达指令,从遂宁等地向达州、广安、乐山等重灾地区调运了60万瓶矿泉水、逾80万份方便食品等各类救灾物资;同时调运冲锋舟、编织袋、送水车、救生衣等物资支援受灾地区。同时,省水利厅紧急处置51座小型水库漫顶、滑坡、渗漏、溢洪道垮塌等险情,全省没有一座水库垮坝,没有因水利工程出险造成人员伤亡。
7月20日10时,洪峰顺利出川。四川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懈怠,全省将继续加强次生灾害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防范工作,夺取今年防汛抗洪的最后胜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