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抢险的官兵

被淹的玉米地

玉米地边上已经被冲成了“悬崖”

正在给八一水库大坝拔草护坡

正在抢险的官兵

正在抢险的官兵
中国水利网站7月26日讯 (记者 边境)连日暴雨,河水突涨,水库遇险,群众转移。在吉林省中部产粮区,随处可见浊流肆虐、农田被淹、家园被毁的场景。吉林省干部群众沉着应对,疏洪流堵决口,避险情减损失,党政军民齐心渡难关。
自7月20日起至21日,吉林省中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此次降雨影响范围广,量级大,暴雨区域集中。暴雨致使全省287条中小河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有2座大型水库和17座中型水库开闸泄洪。全省14个县市4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1万多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万亩以上。
吉林省主要领导在前往抗洪抢险第一线调研汛情后,在21日下午4时召开防汛及抗洪抢险紧急视频会议,分析本次暴雨导致的汛情多反映出来的问题,明确当前吉林省已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关键时期,特别是今年气候特殊异常,面临的防汛形势将十分严峻,必须做好迎战后续洪水一切应对准备。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7月23日下午专程到伊通满族自治县和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检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目前,吉林省已进入防汛抗洪最关键的时期。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防汛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密切关注汛情发展,千方百计确保不溃坝、不决堤、不发生人员伤亡。
吉林省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王守臣要求立即对全省存在防汛安全隐患的水库、堤防及其他工程设施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对超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要在洪水到来之前把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特别是要加强在建水库工程、小型水库和塘坝的调度,要留足防洪库容,对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坚决空库度汛,敞口运行。更要注意巡逻查险,落实预警预报措施。一旦发现山洪泥石流等险情征兆,立即组织群众转移,避免人员伤亡,特别要关注学校、养老院、集市、矿山等人口密集区的防范工作。
吉林省东辽县八一水库遭遇局地暴雨,原有200万立方米的库容急速增加到700万立方米,水面与新加高的围堰几乎持平,坝体有几处出现管涌,随时有溃堤、垮坝的危险,成为全省上下最为关注的危险点之一。接到险情报告后,当地党委政府立即启动所有应急预案,提出保护大坝和防护堤安全、疏散转移下游群众、采取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十项具体措施,迅速调集部队、武警官兵2000余人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连夜迅速转移疏散下游群众1.5万人。各项得力措施的实施确保八一水库安然无恙,目前被转移群众正陆续返回家园。
由于强降水导致伊通河水位急速上升,伊通县吉林省伊通镇发生了严重内涝,有近40户居民被水围困。自6月下旬就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的吉林省防办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通知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11艘冲锋舟全速赶赴伊通镇执行水上救援任务,先后救出了77名被困群众。
由于防汛处置得当,截至目前吉林省各市县无人员伤亡报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7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