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安徽:排涝救灾科学有序

2010-07-29

  7月8日以来,长江流域遭遇1999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降雨过程。强降雨造成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沿江大部分城市发生内涝,581.6万亩农田受涝。面对严重涝灾,省防指紧急部署,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全力排涝。截至7月22日,累计排涝568万亩,排出积水28.4亿立方米。

  排涝泵站昼夜运转

  安徽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各类固定机电排涝站的排涝“主力军”作用,入汛前,即检查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检修各类排涝机械,尽快清除沟渠堵坝,确保发生涝情能够迅速排除。与此同时,加快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步伐。2006年以来,安徽已完成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37处,完成投资11.89亿元,确保大型排涝泵站可正常运转并充分发挥效益。

  涝情初显之际,安徽省防指就专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负责人迅速上岗到位,组织开启各类排涝设施,千方百计排除内涝。同时,下派4个工作组,指导受涝地区科学排涝。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防汛排涝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排涝救灾之中。受灾地区固定机电排涝站昼夜运转,日最大开机4612台套,总装机37.25万千瓦。

  此次强降雨造成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庆最为严重的一次涝灾,安庆市启动防汛应急Ⅰ级响应,宣布市区进入紧急防汛期。城区4个排涝站开足马力,全力排涝,10天排水8亿余立方米。

  防汛应急服务中心机动作战

  所有排涝机组满负荷运行,但仍无法满足排涝需要怎么办?这时,作为“轻骑兵”的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服务中心大显身手。

  安徽省机电排灌总站防汛抗旱应急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底,拥有混流泵组、离心泵组、潜水泵组共292台套,装机总容量3.5万千瓦,总流量230立方米每秒,可随时提供防汛抗旱应急服务。

  7月15日,安徽省防指命令省机电排灌总站迅速调集设备赴重灾区支持排涝。连日来,省水利机电排灌总站防汛抗旱应急服务中心辗转6市11县,顶高温,冒风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排涝第一线。为更好支援各地排涝,他们先后派出技术人员参与排水会商、设备调度,到受灾第一线协助、指导设备安装,全力以赴服务于排涝救灾。截至7月22日,该服务中心共向合肥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4市11县(区)调运排涝抢险设备113台套,总装机容量6448.4千瓦。

  排涝用电指标及时下达

  大量排涝机械全天满负荷运转,使保障排涝用电显得至关重要。

  7月12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电力公司紧急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农业抗灾用电指标的通知》,安排农业抗灾用电指标6400万千瓦时,用于各地排灌站用电需要。

  各市在安排用电指标时,首先满足跨市、跨县排灌站用电需要,电价按每千瓦时0.2792元结算。各市在2个工作日内将用电指标下达到有关县(市、区)和排灌站,并立即兑现用电指标。严禁将用电指标附带限制条件或迟缓下达,也不得挪作他用,确保了各类排涝设施的用电需求,保障了排涝救灾有效开展。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7月29日

作者:范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