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2日讯(通讯员 孙又欣)7月22日至29日,湖北汉江中下游防洪形势日趋严峻,历史少有的夏季洪水,与长江洪水二度夹击,既要防御长江洪水,又要抗御汉江大洪水,两江作战,腹背受敌,特别是汉江抗洪的形势十分严峻。
7月25日,丹江口水库入库洪峰流量3.41万立方米每秒,超过7月19日第一次大洪峰,为1983年以后最大,达到20年一遇;27日,库水位升至154.95米,超汛限5.95米。经长江防总调度控泄,有效削减了洪峰,但24日丹江口水库被迫将泄量增加到6270立方米每秒,加上丹皇区间汇流,27日沙洋站流量高达1.35万立方米每秒、超警戒0.2米;28日,仙桃至武汉河段水位全线超过警戒,其中汉川站以上60公里河段水位刷新历史记录,汉川站以下100多公里水位31.94米,超保证0.25米,为丹江口水库建库以来历史第二高水位,比历史最高的1998年峰值水位32.09米,仅差0.15米,防洪形势十分严峻。从中下游堤防现状来看,尚未实施大规模的整险加固,标准低、堤基差、隐患多,在高水位压力下,极易出险,甚至出大险,增加了防守抢护难度。洪水步步紧逼,应对环环相扣。
严密部署,精心指挥
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十分重视汉江抗大洪,亲自抓安排部署。25日,汉江洪峰即将进入沙洋河段时,李鸿忠和分管副省长赵斌分别在省防指召开紧急会议、视频会议,提出了三个具体目标,即:严防死守不分洪、万不得已分小垸、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效益。要求汉江沿线将抗御大洪水作为当前头等大事。
第二天,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李鸿忠宣布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为2006年实行预案制度以来,我省防汛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进一步加大了迎战汉江洪水的力度。26日至27日,罗清泉、李鸿忠分别到抗洪关键战场仙桃、汉川指导迎战大洪水。27日、28日、29日、30日,罗清泉、李鸿忠和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委常委张昌尔、李春明、尹汉宁五次汇聚省防指,与坐镇指挥的赵斌,研判汉江大洪水走势,采取断然措施,实施强有力的指挥。
在7月27日的紧急会商会上,李鸿忠签发两道命令。首先是扒开东荆河阻水的天星洲外垸、王小垸行洪,第二道命令是武汉、仙桃做好启用杜家台分蓄洪区的准备,督促和指导汉江沿线实行军民联防,严防死守保安全,精确掌握汉江中下游洪峰水位,随时决策指挥迎战汉江大洪水。
严肃认真,响应有力
汉江沿线将防汛作为头等大事,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组织抗洪,孝感市将响应级别升至一级,举全市之力迎战汉江大洪水。
张昌尔赶赴抗洪最关键战场的汉川市坐镇指挥,省军区政委石宝华、省武警副总队长许洪勋率部队、武警官兵1500人连夜上堤布防;省政协主席宋育英赶赴仙桃市,与当地党政领导共同指挥,及时转移群众2420人,保证了28日凌晨3时扒毁天星洲外垸、王小垸安全进洪,减缓东荆河防洪压力;杨松和武汉市长阮成发组成分洪准备前线指挥部,将2万多名群众连夜安全转移;省军区司令员汪金玉、省武警总队长杨波亲率官兵3025人,到分洪后要保护的围垸,快速抢筑子堤11.2公里,转移群众4000多人。
武汉、仙桃两市连夜安全转移群众22823人,为分洪运用做好了准备。虽然根据汉江汛情的变化和严防死守的成效,做到了有惊无险不分洪,但是这些强有力的响应,特别是杜家台分洪区内群众,舍小家、顾大局的行动,为汉川严防死守鼓足了底气,汉川的严防死守为不运用杜家台分洪区提供了条件。
严防死守,责任到人
在近千公里超设防、600多公里超警戒、178公里超保证的汉江和东荆河堤段上,荆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孝感、武汉等市,由党政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各级干部与防汛人员并肩抗洪,层层落实责任,分堤段包干负责,不少堤段再现了“一个支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竖生死牌、立责任状的1998年抗御长江大洪水的情景。
高峰时参加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达8万多人,形成了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抗洪态势,做到了昼夜巡查、拉网排查、应查尽查。经过严肃认真的排查,共计查出和处理险情85处,确保了汉江安澜。汉江抗洪最艰难的汉川堤段,紧急调拨了船舶、车辆、块石,到点到位到现场,为迎战大洪水提供了物料保障;紧急驰援的部队、武警官兵与干部群众携手抗洪,增强了群众战胜历史第二高大洪水的必胜信心,强化了严防死守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汉川堤段安全过峰,保护了一方防洪安全。
严谨高效,科学防控
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承雨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具有汇流快的突出特点,如果面净雨量1毫米,产水1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的基本标准容量。
对上游降雨,省委、省政府领导时刻关注。每天会商、加密会商,始终将上游降雨情况,作为向长江防总调度决策的重要建议之一,尽可能使丹江口水库的控泄,有利于汉江防洪。对中下游洪峰走势的研判,省委、省政府领导一刻不松。汉川站将出现接近极值的洪峰,关系到杜家台分洪运用的大局,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水文部门精心演算,全程跟踪洪峰,加密预报次数,保证2小时分析一次,汉川洪峰始终在监控的视线内。在汉川洪峰直逼历史最高水位的紧要关头,水文部门精细研判、准确测报,预测的水位与实际峰值仅差0.11米,为指挥若定,决策不分洪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险情,各地科学研判,从查出的80多处险情来看,有管涌、散浸、脱坡、闸险,对不同险情,因险施策、优化方案、科学处置,没有一处险情因处置不当而恶化。
初战胜利,不失清醒。7月30日,汉川站退出保证水位后,李鸿忠签发了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降为三级应急响应的决定,同时要求汉江、长江沿线和其他有汛情的地方,根据当前汛情灾情实际,决定响应级别,总的要求是不麻痹、不松劲、不减工作力度,发扬打硬仗、打持久战的优良传统,继续强化严防死守,高水位或退水期都不能倒堤、不能溃坝,确保安全度汛。
7月31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防汛抗洪工作电视电话会,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指示,总结前段防汛抗洪救灾经验,通报当前仍十分严峻的防洪形势,对下一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努力实现“五保一夺”的目标,即保民生、保家园、保安全、保运行、保增长、夺丰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