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8月6日讯 (记者 边境)进入主汛期以来,武警吉林总队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省防汛指挥部和武警总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加强指挥,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连续作战,为确保江河大堤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重大汛情,武警吉林总队早准备、早部署、早预防,先后向部队下发了4份指示通知, 7月27日上午,向部队下达了抗洪抢险预先号令,重点地区部队提前组织物资装载,立即收拢人员,修订完善预案,成立指挥机构,加强战备值班,积极向总队请战。
汛情发生后,武警吉林总队主动向省委省政府请领任务,全力以赴抢救受灾群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把抗洪抢险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先后在38个区域全力加固防洪工程,解救和转移被困受灾群众。并派出7个由部门以上领导带队的前进指挥组,分赴雨情、灾情较重的吉林、松原、辽源、四平、通化、白山、延边地区,实施一线指挥。所属支队共有18名师团职主官自始至终战斗在一线。
官兵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在劝农山镇、旺起镇、口前镇解救群众时,部队编成多个抢险小分队,在冲锋舟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救生绳、救生圈等就便器材,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地搜索施救,千方百计地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严密组织固堤护坝,及时派出勘察组和观察哨,摸清水情、险段和洪水走势,选择好紧急避险路线。按照“先查再看,堤内堵、堤外封”的方法加固堤坝,采取“塑料布反铺,防止浪击沙袋”的方法保护堤坝。总队官兵群策群力,开动脑筋,制订出查风浪、防浪击,查涌洞、防管涌,查片坡、防塌方的“三查三防”法,增强了抗洪抢险实际效能,确保了堤坝绝对安全。
广大干部党员组成突击队,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吉林、松原、白山支队官兵连续奋战120小时,圆满完成了险工险段抢修、主要地段堤坝加固及化学原料桶打捞任务。
截至8月6日,总队共有9个支队参战,每天平均投入兵力2400余人,机动备勤1400人,累计动用兵力6.3万人次。动用车辆239台,累计出动7868台次。冲锋舟258艘次。解救群众1915人,转移被困群众1.9万人,装填沙袋3.1万余个,挖填土石6520余立方米,加固堤坝7255延长米,打防水桩3100余根,抢运物资450余吨,转移打捞化工原料桶241个。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8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