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上轻骑兵――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抗洪抢险侧记

2010-08-13

记者王跃刚 边境 通讯员周明春

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在永吉口前镇抢险救灾(摄影 边境)

进入灾区转移群众 (摄影孟科

7月28日被淹的口前火车站 (摄影 边境)

湍急的洪水 (摄影 边境)

  8月10日上午,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的队员们回到办公室。在抗洪抢险一线苦战了14天,他们已是同生共死的战友。这是一个在洪水中勇于战斗的集体,更是一个英雄的群体,黝黑健壮的男儿,铁骨铮铮的汉子,在洪水中担起一份责任,激流中坚守一种信念,困境中创造一片希望。

  口前危情

  7月28日,永吉县口前镇遭遇有水文、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雨,形成百年未遇的罕见洪水灾害,温德河口前镇更是出现1600年一遇洪水,变成一片汪洋,永吉县全城告急。

  28日凌晨6时30分,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接到赴永吉县口前镇抢险命令,水上救援分队第三小组主动请战。

  当他们到达后,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口前镇街面上的水位深处达3米,沿街淤泥达半米以上,部分民宅被淹至没顶,低矮民房被冲垮,工厂、居民楼等设施淹在水中,交通和通讯中断。

  在与当地防汛指挥部门无法联系的情况下,副队长马捷当机立断,指挥抢险队员与吉林市消防支队协同作战,驾驶冲锋舟立即下水救人。为争取救援时间,冲锋舟兵分两路,第一路沿主要街道向城市中心区进发,第二路通过巷道向棚户区行进。

  在市区中心,冲锋舟无法穿越凶猛的洪水,对面又有群众呼救,怎么办?推船去救人。于是,抢险队员跳进水里,消防队官兵跳进水里,当地群众也跳进了水里,近50个人推着两艘冲锋舟,一步步向前移动。“当地群众很让人感动,如果不是我们拦着,有些女同志都要下水”,马捷说。

  当他们正在推船去救高岗地上的群众,此时,一老汉抱着木板被洪水冲下来,恰巧撞在电线杆上,老汉抱住电线杆,时间长了就会气力不支。他们推船距离老汉七八米远的时候,抛绳子给老汉系在腰上,把他拽上来,如果再晚几分钟,老汉就会失去力气被洪水冲走。

  口前火车站。候车室仅露出一个小房间,洪水已经淹至2层楼,来不及撤离的群众转移到3楼以上。救援工作十分艰难,冲锋舟在洪水中险象环生,几度被水流冲至已冲毁的房屋内,多次险些被巨浪掀翻。

  马捷和队友驾驶的冲锋舟载着11名群众驶向安全区。突然,冲锋舟撞到水下不明物,操舟机熄火,冲锋舟失去控制,顺流而下。前面十多米处是高达5米的落差,如果不及时控制船体,冲锋舟就会在落差处因船内注水而发生侧翻。刚刚被解救的群众重又陷入险境。

  冲锋舟在群众的慌乱中开始倾斜。马捷迅速做出第一反应:“不要怕!都坐下!”操舟机手重新启动操舟机。一下,两下,三下,操舟机终于响起了救命的轰鸣声。

  “下游20米处就是深沟,洪水如瀑布飞流而下”,马捷仍感后怕。“再晚一会儿就全完了!” 险情过后,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一拉溪河四涉险

  7月28日,永吉县境内一拉溪河上游的碾子沟水库出现漫坝现象,当日下午进行人工泄洪,一拉溪镇及部分村屯受到洪水威胁。

  28日9时,水上救援分队第一小组接到当地防汛指挥部门通知,一拉溪河下游有2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亟须救援,救援地点距城镇约10公里,停船区域没有可以直接行船的水道,救援工作异常艰难。为了寻找可以行船的水域,队员们打着应急灯,推着冲锋舟摸索前进,但此时洪水不断上涨,人力无法控制冲锋舟,船体被洪水卷进田地,队员们企图顺着水势寻找河道,行进约2公里后遇到大面积玉米地,无奈只好返回。参与抢险的民警建议从镇子进入河道,但船行进不到1公里,就遇到较高地势,冲锋舟再次返回。半小时后,地方调来拖拉机托运冲锋舟,行驶约3公里因水面过大无法辨识道路,冲锋舟再度折回。此时已是29日凌晨1时,水势渐小,抢险队员立即开赴一拉溪镇的东山,与当地防汛指挥部门会合,进一步研究救援方案。

  7月29日,早7时,抢险队员单智慧所在的小组接到当地防汛指挥部门的通知,有7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省防汛机动抢险队的两艘冲锋舟与部队官兵、地方民警组成军地联合救援小分队渡河救人。当冲锋舟行至一拉溪镇新兴六队东侧洪区时,河道突然出现九十度转弯,水流急剧加速,且有一棵倒树、苞米秆等漂浮物横在河道,另一艘冲锋舟被水势凶猛的洪水推向障碍物,螺旋桨被水中漂浮物缠绕熄火。单智慧驾驶冲锋舟试图营救,也被卷进洪水,两舟相撞,单智慧驾驶冲锋舟倾斜进水,瞬间发生侧翻,船上8人全部落水。

  另一艘冲锋舟上的抢险队员立刻组织营救,1名民警被卷向急流,队员肖景春在危急时刻将其拉上冲锋舟;队员李光奋力自救,队友肖景春用撑杆将其拉至安全水域;队员单智慧刚露出水面,队友罗文山用力将其拉上冲锋舟;1名战士在漂浮物中求救,肖景春跳入水中将其成功救出;冲锋舟上的其他人员顺利解救了1名落水战士;1名战士在船体侧翻时掀到漂浮物上自救脱险。此刻,有2名战士失踪。

  队员们愤怒了,掀翻两艘冲锋舟进行搜寻,经过军地联合搜救组8个多小时的缜密搜索,在漂浮物下面将解放军战士刘磊、李守信的遗体打捞出来,在场的部队官兵和群众因两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潸然泪下。 “当时的冲锋舟驾驶员就是我!” 单智慧为此哭了一天又半宿。

  孤岛救援

  因连续降雨,松花江水位暴涨,丰满水库加紧放流泄洪,对德惠市“五大围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上救援分队第三小组于8月1日抵达德惠市的松花江与饮马河交汇处进行救援。围堰被不断上涨的大水连续浸泡,已经难以承受高水位的压力,抢险任务十分艰巨。

  于宏超所在的行动小组在德惠市菜园子镇执行救援任务。8月3日晚19时,3艘冲锋舟完成任务后,从大房子村返回小门塘渡口,由于水域广、水下是淹没的农田和被洪水冲毁 的电线杆,冲锋舟螺旋桨被水中杂物缠绕,其中1艘多次熄火后无法发动。天黑了下来,抢险队员所备的照明工具照射距离短,难以辨别方向,无法正常返回小门塘渡口。

  “四周除了水什么也看不到”, 于宏超说。“当有人求救时,我们会毫不犹豫,救人时没想过危险。而在没有搜救对象时,我们却常常感到害怕。”

  一度恐慌之后,另一艘冲锋舟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找到了他们。回到渡口已是深夜。

  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是吉林省抗洪抢险的专业力量,直接听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动。进入主汛期以来,吉林省中部、南部、东部相继发生超标准洪水,机动抢险队37名队员奉命转战7个受灾地区,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奋战了14天。当他们在生死线上凯旋时:解救被困群众685人,出动冲锋舟2325次,运送编织袋7.5万条,铁线6吨,食品、矿泉水1500件。目前,队员们仍在长春处于待命状态:就近休息,不能离开长春,不能喝酒,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8月13日

作者:王跃刚 边境 周明春
SRC-68


  相关新闻:
吉林省召开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场会
吉林省全面提升规划计划财务工作执行力
吉林省规划用水“红线” 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并重
吉林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遏制环境恶化 提高粮食产能
吉林省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启动
科学谋划全面实现长白水利新跨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水利局局长许家财谈
吉林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实现水利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