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抗洪抢险是我的天职”——江西永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光清抗洪一线剪影

2010-07-20

  从6月16日开始,江西省永丰县持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6月20日,80年一遇特大洪灾袭来,沿陂乡降雨量高达214毫米,成为全市最大降雨点,致使七都乡和八江乡万亩河堤决口,大片农田被淹,多段公路被毁受阻,部分房屋倒塌,损失严重。堪下堤决口是“6.20”水毁水利工程,当时经过应急处理。7月7日,永丰县再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堪下堤由于洪水长时间浸泡,土质松软,在短时间内难以经受新一轮的洪水冲刷,可能冲垮应急围堰造成堪下村二次淹没,危及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面对严峻汛情,江西省永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光清,在抗洪抢险中,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吃苦在先,身先士卒,连续奋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赢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口碑。

  连续奋战

  作为分管防汛工作的副局长,刘光清常说:“抗洪抢险是我的天职。”他把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对全县所有小(2)型以上水库进行了汛前检查,对县南部山区乡镇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和危房险房进行了排查,积极筹备和落实防汛车辆以及草袋等防汛物资,坚持做到汛期带头值班,实地巡查险情,为防大洪、抢大险、抗大灾夯下坚实的基础。
  6月20日星期天。一大早,县城又下起了倾盆大雨。刘光清早晨5点半就赶到局里,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赶往瑶田镇“七一”水库处理管涌险情。他查看大坝,和技术人员讨论应急方案,在暴雨中与乡镇抢险人员一起把管涌堵住。
  此时,他又接到险情报告:藤田镇温坊山塘因高虎脑南干渠决口造成水位过高。他马不停蹄赶往事发地,一边看现场一边听汇报,果断作出决定,调运挖掘机开挖溢洪道降低水位运行,排除了险情。
  陶唐乡政府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反映:县重点项目、投资12亿元的南方水泥厂厂前排洪渠倒塌,上游来水凶猛,威胁着该厂的围墙及设备等财产安全。接到电话,刘光清又带领技术人员赶往陶唐,经过一段时间抢修,险情排除了。
  此时已是下午4点半,肚子咕咕地叫,大家这才想起忘记吃中饭了,就在路边的小卖部买点饼干和矿泉水充饥。
  正吃着,刘光清又接到指挥部电话,藤田镇的田心村出现险情。在车上,他边吃边考虑抗洪抢险方案。田心村洪水来势凶猛,20多户村民约50多人被洪水围困,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刘光清到现场后,一边联系冲锋舟,一边和乡镇领导一起转移被困群众暂时到砖房的高处。冲锋舟到了之后,他与人武部冲锋舟指挥员察看水势,确定抢险方案,马上实施救援,被困群众终于全部安全转移出来了。
  这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电话通知,冲锋舟要紧急转移到古县镇遇元村的河坪村小组,有两位老人滞留村中,情况危急。他又紧急赶往古县事发地点,同县领导汇合,一同指挥救援。
  雨还在下,水位还在涨,抢险工作紧张地进行着,他们救援一个险情又奔往下一个。
  晚上8点10分,晚饭顾不上吃,七都河堤又出现险情,冲锋舟急需转移至七都河堤舍下村决堤处救援。他又赶到现场,在县防汛总指挥长的指挥下,把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6月21日凌晨,特大洪水冲击着的河堤,随时都有漫坝的危险。刘光清组织在场的人员迅速取沙装袋。暴雨如注,雨点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几十人冒雨打着手电、开着车灯装好一个个沙袋,再次筑起一道堤坝。雨水淋湿了衣服,鞋内灌满了泥沙,刘光清和他的同事们全然不顾,河堤就是战场,垒堤就是攻坚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险,新筑起的沙袋堤坝挡住了最大洪峰的冲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永丰县抗洪抢险的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刘光清的身影。
  6月21日早上,接到指挥部的通知,八江乡河堤出现险情,刘光清立即组织人员准备出发。这时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一会,他说“抗洪抢险是我的天职”,顾不得休息,带领同事们又赶往八江乡。

  堵口抢险

  7月7日,永丰县再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恩江河水位猛涨。上游乐安县暴雨成灾,据预测,乐安县洪峰于当晚10点通过永丰县恩江河,恩江河水位上涨近1米,这对堤防已损毁严重的恩江河防汛安全是严峻考验。
  刘光清前往七都乡督察恩江河堤应急除险工作,到达堪下河堤决口处,他带领4名工作人员(包括驾驶员),挥锹、铲泥、装袋、搬运,眼看就要漫上围堰的洪水被堵在堤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忙碌中,不觉已到18点50分,赶到七都县政府食堂,匆匆扒下两碗米饭,丝毫没有停歇,回到堪下堤。此时离乐安县主洪峰来临不足3小时,水位正在缓缓上升。
  村民们在刘光清的安排下参与奋战。夜色渐浓,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在3支手电筒的灯光中奋力抢险。洪水上涨一寸,围堰增高一尺。晚22点20分,长20余米的决口全面封堵并得到加固加高,围堰高出水面近1米,牢牢地挡住了洪水的侵袭。刘光清密切观察河中水位,这时发现最高洪峰已开始缓慢下降,他让疲惫不堪的村民们回家休息,他和同事们轮流不间断地巡查围堰,确保万无一失。
  到次日凌晨2点15分,水位明显下降。经过多次严密巡查,刘光清慎重确认围堰无安全隐患后才撤离。撤离前,刘光清叮嘱堪下村村支书,注意洪水防范事项,发现险情要在第一时间向县防汛办和乡政府报告。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7月20日

作者:匡弋安 刘浩军 程国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