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大荆湖渍堤被誉为大荆湖区域防汛抗洪的生命线,它守护着该县东山镇长宁垸内8个村近1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8日以来的强降雨天气,让大荆湖水位迅速攀升,一度超过保证水位1米多。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涝灾害,导致大荆湖地区多处受灾,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携手奋战,抗洪救灾,保卫家园。在这一过程中,华容县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勇当排头兵,充分发挥“技术参谋”的作用,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闻“汛”而动,科学调度
汛情就是集结号。7月8—15日,华容县暴雨倾盆,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大荆湖最高水位33.62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3米,大荆湖渍堤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早已整装待命的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闻“雨”而动,迅速集结,分组下到机埠、涵闸、水库、山塘等处,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时刻准备开展工作。
“大荆湖渍堤防守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要密切关注区域内天气、水情变化,强化责任,严格督查,确保渍堤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7月19日召开的华容县防汛会商会上,华容县防指对大荆湖渍堤防守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该县还制定出应急预案,一旦再次发生特大降雨,或者渍堤险情发生新变化,就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开闸放水,科学调度,确保渍堤绝对安全。
在华容县防汛指挥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度下,水利人同其他各部门干群一心,战斗在抗洪一线。他们身处前线,通过科学调度电力排灌设施,提前启动外排机埠,抢排湖区内各堤垸残余渍水,实施水库湖泊等空库“空肚”,降低了沟渠水位,为迎战本次特大降雨,确保不出现特大灾情赢得了主动权。
为搞好大荆湖渍堤巡查防守,做好工程技术支持和指导,驻守现场的东山镇水管站工程技术人员,严格落实防汛技术包干责任制,坚持工程员自查、工程组集中查、巡逻队员防守查、常备队员拉网查等“四查”措施,在查险除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从7月11日上堤防汛开始,始终坚守在查险除险第一线。
果断决策,快速除险
在大荆湖渍堤出现裂缝险情后,华容县防指第一时间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前往现场,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大荆湖防汛抗灾调度方案,为防汛指挥的正确决策和及时消除险情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我村八组大荆湖临湖渍堤出现裂缝,请迅速处理。”7月13日15时,东山镇三防指挥部接到明镜村打来的报险电话。险情就是命令,除险刻不容缓。华容县防汛指挥部门和水利部门立即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来到现场,经察看会商,判定此处裂缝所在的堤身呈外滑坡迹象,随时有垮塌的危险,一旦垮塌,垸内有7个村将被淹,后果不堪设想。
15时37分,现场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制定出临时抢险处置方案,采取抽槽筑缝、开沟导渗、抛石固脚、迎水面铺设彩条布防浪防渗等措施,进行应急抢护。16时,数百名劳力赶到现场投入抢险,搬扛砂石袋,抢运砂卵石,开挖导浸沟。20时,243名预备役队员赶到现场,官兵们排成6排,依次快速将一袋袋砂卵石填补到险段。午夜时分,抢险现场仍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800名干群忙着搬运木桩,在迎水面铺设彩条布,15条导浸沟开始导水。14日凌晨3时,险情终于得到控制,技术人员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继续进行查险加固工作,直到第二天险情彻底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