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洪水中永不停息的水文脉搏
——记吉林省抗洪抢险中的水文人

2010-08-10

    

永吉县温德江清淤

吉林水文站先进的水文设备为第二松花江调度提供了重要水文数据

温德江用绳索拉住清淤的战友

吉林水文站测量含沙量的仪器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 欧阳光 边境 报道

    吉林省有水文站107个。7月20日以来,吉林省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包括松花江在内的重要江河发生大洪水,吉林省7个水文站进水,3个水文站损毁。面对洪水,吉林省水文人,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冲破洪水封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用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洪赞歌。

    长白水文勘测队——

    洪水冲不垮的尖兵

    自7月26日至31日,鸭绿江流域普降两场大雨,局部出现暴雨,造成鸭绿江流域鸭绿江干流的长白、十四道沟、十三道湾水文站相继发生了历史性大洪水。

    长白勘测队地处偏远山区,在本队人员少,外援又因为交通中断进不来的紧急时刻,站里8名职工分为三组,投入到鸭绿江紧张有序的测洪战斗中。

    朴善姬,一名朝鲜族女同志,独自把长白一个站的全部工作承担了下来,观测、发报、看护测验设施、答复各方面问询汛情的电话。一个身体柔弱的女同志在长白站坚守了6天7夜。她的丈夫也投入到了单位组织的抗洪抢险中,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孩子14岁,一个还不到3岁,只能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夜以继日坚守在岗位上,作为母亲的朴善姬,凭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从没因饥渴困倦而测错一组数据,错发一个字符,完整地测取了洪水过程。

    队长郝万军在测洪中总是冲在最前面,扛铅鱼,抬绞磨,样样重活都抢在前。在7月17日十四道沟站架索工作中,他的腿摔伤了,缝合了3针,伤口一直没有痊愈。大洪水的到来,需要多次下水推动6吨重的大船,郝万军全然顾不了自己的腿伤,总是第一个赤腿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带领同志们推动大船,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蹭破了皮,腿上的伤口已化脓感染,来不及换药,打一剂消炎针,又投入到了抗洪测报工作中。

    口前水文站——

    连续作战以苦为乐

    7月27日20时至28日14时,口前水文站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特大洪水。

    28日8时,降水还在继续,水位还在迅猛上涨,此时,口前水文站四周已经是一片汪洋,洪水已经涌入一楼,逐步漫向二楼,负责口前水文站的水文职工及时将站上测验物品向楼上转移,根据洪水的上涨情况,将临时水尺的位置在楼道台阶上不断上移。此时办公楼已成孤岛,与外界失去了交通联系,通信也逐渐中断,只能启动无线电台,将数据发送回水文局。

    在洪水退却后,同志们继续工作,被洪水冲到楼道里的淤泥已近30厘米。洪水消退的速度非常快,需要及时设置临时观测水尺,保证水位的正常观测。虽然连续作战没有休息,一天没有吃饭,没有喝水,大家都忍受着疲倦和饥饿,迅速将楼内的淤泥清理干净了,人人都是满身泥水,大汗淋漓。天色渐晚,人困马乏,饥饿难忍,大家吃着仅有的一点生了虫的陈米,感觉味道特别好,好像吃了一顿美味佳肴。

    聂秉良已年近60岁,作为测流带头人,他带领大家努力坚守。29日早上,当支援人员带着测验物资和食品赶到口前水文站时,大家都像经历了生死离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吉林,记者听到的关于水文职工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当洪水灾害来临,水文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无论是与家人失去联系,还是断水断电断粮,他们永远把测报工作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家人包括自己都曾被洪水围困,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顾生命危险,在洪水威胁下,及时准确地报送水文数据,为吉林省抗洪抢险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水再急,也冲不垮水文人的坚强意志;浪再猛,也扑不灭水文人报送第一手水文信息的决心:他们是洪水中永不停息的脉搏。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8月10日

作者:欧阳光 边境


  相关新闻:
吉林省召开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场会
吉林省全面提升规划计划财务工作执行力
吉林省规划用水“红线” 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并重
吉林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遏制环境恶化 提高粮食产能
吉林省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启动
科学谋划全面实现长白水利新跨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水利局局长许家财谈
吉林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努力实现水利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