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小型水库安全
□水利部安全监督司司长 王爱国
近期,水利部印发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紧紧围绕小型水库保坝安全目标,把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当前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保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是水利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小型水库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民生水利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经过大规模除险加固建设,大中型水库病险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工程安全状况得到良好改观,但相对而言,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率低,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工程安全隐患依然十分突出。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设施和管理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基础本已十分薄弱,再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认识、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管理措施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小型水库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一遇洪水,垮坝失事时有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保证小型水库安全,是保障水利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做好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除了加大投入、加快除险加固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外,必须充分认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是全面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保障民生水利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型水库是我国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灌溉的基础保障,是乡镇供水的主要水源。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小型水库配置水资源能力的重要作用,直接为“三农”服务,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是充分发挥小型水库防洪效益,增强水利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型水库是我国防洪保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中小河流洪涝灾害的有效手段。加强小型水利安全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型水库防洪效益,进一步完善我国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是维护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分布广泛的小型水库,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涉及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保证小型水库安全运行,有利于维护水利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进一步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办法》为契机,全面提高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措施,为小型水库安全保驾护航。
二、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重在落实各项措施
完善各项措施是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我国小型水库建设年代久远,很多小型水库建设标准偏低,“三大件”不齐全,缺少安全监测设施;有的水库没有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甚至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有的水库缺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安全得不到切实保证;有关部门对小型水库的安全监管还不完全到位。由于各项措施不完善和得不到有效落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小型水库安全状况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一是要健全小型水库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各地实际,针对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区分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模式小型水库具体情况,通过明晰安全管理责任、细化安全管理措施和明确安全监管方式等,逐地、逐库制定有关安全管理办法,从法规制度上建立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明确承担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职责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有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小型水库主管部门,应把对所管辖小型水库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到具体部门、具体处室、具体人员,做到每座小型水库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有明确机构负责、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专职人员履行。尤其是要明确作为直接承担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切实把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一线、落实到前沿。三是要完善小型水库保坝安全的有关工程设施。各地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重点保证小型水库挡水、泄洪和放水建筑物“三大件”从保坝安全角度满足安全运用的技术要求。同时,为保证安全管理实际需要,应对小型水库建立必要的交通条件和满足安全管理要求的管理用房及通信设施等。特别是对存在病险的小型水库,要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对符合降等或报废条件的小型水库按规定实施降等或报废,确保防洪安全。四是要保障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经费投入。很多小型水库由于缺乏安全管理经费保障,安全管理设施设备长期难以完善,导致小型水库各项工程维修养护和安全巡视检查难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难于到位。各地要加大安全管理投入,保障安全管理经费渠道,完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必要的设施设备,为实施安全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五是要建立小型水库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要通过制定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加强险情报告、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开展应急演练等,加强小型水库保坝应急管理方面的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小型水库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防范小型水库安全事故。此外,还要通过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形成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信息网,及时掌握水库安全状况,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监管,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强化监督管理
监管缺位、检查不力历来是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必须把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一是强化小型水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特别是县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是小型水库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体制,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行政责任人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作为水利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以及小型水库行业主管部门(或业主)一把手作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监管体制落到实处。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明确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具体内容,促进小型水库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保证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强化小型水库安全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小型水库保坝工程安全管理设施设置情况、安全应急管理情况以及小型水库有关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小型水库工程安全隐患的监督检查,对安全薄弱环节加强排查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对存在病险的小型水库限期除险加固,对符合降等或报废条件的小型水库要按规定实施降等或报废,通过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全面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确保水库安全。三是严肃小型水库生产安全事故督察。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强小型水库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和督导工作。对小型水库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都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准确界定事故性质和认定事故责任,吸取教训,落实防范措施。尤其是对涉及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生产安全事故,一定要认真分析事故中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切实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借鉴。四是形成小型水库安全监管合力。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协作联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大合力。加强与安监、审计、监察等相关行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各方共同参与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效能。五是建立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社会监督机制。要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开、透明的形式对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人名单及其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进行公告、公示,发挥社会舆论作用,接受社会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促进小型水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提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