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张志彤
我国小型水库量大面广,防洪兴利作用显著,但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修,安全隐患严重,时刻威胁着下游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着水库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全国病险水库中90%以上是小型水库。据1991—2000年我国水库垮坝资料分析,小型水库垮坝数量占全国垮坝总数的99%。今年垮坝的6座水库都是小型水库。因此,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是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小型水库安全隐患严重
我国小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建设时期客观条件限制和后期维护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的影响,安全问题极为突出。一是防洪标准低、质量差。大部分小型水库大坝高程不够,坝体稳定性差,溢洪道设计不合理,下游河道淤积严重,泄流能力不足,金属结构设备老化失灵。二是雨水情测报设施短缺。据统计,90%以上的小型水库没有专用的雨情水情测报设施,难以及时掌握水库雨水情。三是通信预警设施极其落后。大多数小型水库没有配备通信设施,绝大多数水库下游地区缺乏现代预警设施,主要依靠鸣枪、放鞭炮等传统手段预警,预警效果差。四是管理不到位。一些小型水库有管理机构,但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有些小型水库既没有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管护人员。五是防洪应急预案不完善。目前,仍有不少小型水库还没有编制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有些水库虽已制订了应急预案,但对可能发生的超标准洪水、重大险情、垮坝等问题考虑不全、估计不足,存在着应急预案内容不详尽、措施不能落实、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二、切实做好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刚刚印发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对工程设施防洪达标、防汛道路、雨水情测报、通信预警、抢险救灾、建章立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必将有力促进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内洪水不垮坝,确保水库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与兴利综合效益。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责任。各地要高度重视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公布水库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细化责任,并逐级落实。同时,要逐库落实技术和管护责任人,将预报预警、洪水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绝不允许存在空白和死角。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水库垮坝或重大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是强化汛前检查,抓好预报预警。要加强水库安全度汛检查,逐库进行检查,确保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限期整改。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和工情,及时作出预测预报,发出预警。要加快水库水雨情测报和洪水调度系统建设,提高洪水预报预警能力。 三是强化科学调度,严明调度纪律。水库调度必须以水库安全为前提,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和监督,绝不允许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遇紧急情况时,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按照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对水库水电站实施统一调度,各水库、水电站管理单位必须坚决服从指挥和调度。 四是强化险情抢护,加强应急值守。多年的防洪实践表明,只要早预报、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绝大多数水库险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督促辖区内小型水库管理单位建章立制,加强水库应急值守和巡查排险工作,高水位、大雨天、出险期间,必须加密巡查次数,增加巡查人员,重大险情没有完全消除前,要派专人24小时盯守。要强化险情抢护,水库一旦发生险情,水库防汛责任人要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组织专家分析险情,研究制订抢险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抢险工作。要强化险情上报,完善水库突发险情报送制度,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重大险情灾情。洪水过后,要抓紧组织人力物力,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尽快恢复水库防洪能力。 五是强化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复杂多变,强降雨等突发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加上不少病险水库带病运行,一些水电站不同程度地存在防洪安全管理问题,几乎每年都有水库水电站垮坝或失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首位,贯穿于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始终,落实到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各个环节。水库发生险情后,在全力做好险情抢护的同时,要科学研判险情发展趋势,立即启动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强化预警预报,将转移避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县、乡,落实到村、户,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六是强化重点工作,确保大坝安全。对小型库要制定切实可靠的度汛方案、抢险应急预案,准备更为充足的抢险物料,切实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个到位,不能确保安全度汛的病险水库,要坚决空库迎汛。在建水库要理顺在建工程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一定要制定施工度汛方案和应急抢险方案,尤其要落实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度汛方案,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确保工程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质量、进度、安全三者的关系,坚决杜绝违规操作、违章施工。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8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