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凯堤决口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左二)率工作组开展处置工作

群众有序转移

转移群众安然登岸

运送群众

圩堤内群众出行靠小船

救援冲锋舟

唱凯堤抢修电力

唱凯堤车辆难行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欧阳光6月23日现场报道
暴雨,一轮又一轮。
洪水,一浪高一浪。
6月21日18时30分左右,超历史纪录的洪水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唱凯堤灵山何家段撕开了口子,高涨的抚河水趁势涌进圩堤,淹没了堤内唱凯、罗湖、罗针镇约70平方公里的区域,10万多群众的家园被淹。
生死竞速,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好群众的生命安全,连夜转移受灾人员!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战役在唱凯堤打响。
22日中午,抚州市临川区孝桥镇政府,前方抗洪指挥部紧张有序
6月22日上午,持续一夜的救援工作仍在继续。中午吃饭时间,记者走进紧邻抚河的抚州市临川区孝桥镇政府,这里已经成为前方抗洪抢险的临时指挥部。21日当晚,江西省要求抚州市成立唱凯堤防汛救灾总指挥部,确保灾民生命安全。
拥挤的会议室,人流进出匆忙,交错的电话铃声不断刺响着潮湿的空间。屋角长凳上,一些忙了一夜的工作人员或躺或靠或坐,抓紧时间打着小盹。屋外的阳台上,国家防总、长江委、江西省水利厅和抚州市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认真商讨着唱凯堤决口处置方案。小小的临时指挥部,紧张忙碌而有序。
正在江西指导防汛工作的水利部副部长刘宁率领的国家防总工作组在21日当晚23时火速赶往唱凯堤现场,彻夜奋战在一线,协助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截至22日11时,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努力下,经过广大武警官兵的奋力救援,通过多种途径妥善转移安置了8.8万人,其余受困群众也正在向安全地带转移。连夜从上海和武汉赶来的长江委水利专家也会合到前方指挥部。
此前,为指导江西省抗洪抢险工作,国家防总工作组已经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行程超过750公里。几天没有休息,从他们的脸色上可以看出多日的劳累,但所有人都斗志昂扬。在专家来到之后,马上围成圈讨论起了受灾群众转移之后,即将开展的唱凯堤决口处置方案。
22日下午,抚河唱凯堤溃决处,抗洪抢险战场全线忙碌
22日下午,记者和长江委的专家组一起,在满是泥泞的堤坝上行驶近2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抚河圩堤溃口处。专家们马上展开紧张工作,现场查看险情,以便准确地考虑处置方案。
堤坝上,转移出来的群众聚集在两侧,有些搭着帐篷作为临时住所,还有很多在等候武警部队的转移车辆,准备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区。圩堤内,农田、村庄均浸泡在洪水之中,很多楼房一层被淹,楼顶上也聚集了很多待转移的群众,一艘艘冲锋舟往返于村庄和堤坝之间,马不停蹄地转移受灾群众。
之前,国家防总已向江西省调运8批次冲锋舟、橡皮舟、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
一排排救援车辆排成长龙,一队队武警官兵奋力救援,当地群众没有人员伤亡,转移出来的群众也没有太多焦虑情绪。救援车辆中,还有从各地自发赶来运送物资的车队。
堤下大水无情,堤上军民情深。武警官兵高亢的口号声,运送物资车辆在泥坑中奋力转动的车轮声,让人再次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浓浓情意。
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各界也正通过各种方式支援抗洪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受灾群众不再惊慌,齐心协力抗灾救灾。
洪水无情人有情。22日晚,前方指挥部,又是一个不眠夜。专家组彻夜没有休息,全力起草决口处置方案,力求早日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
唱凯堤内外,责任与情感交错,救援工作仍在全力进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