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让源头水永远甘甜
——记长江委玉树抗震救灾供水保障组

2010-05-06

    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和“中华水塔”的美誉。

    在地震中,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供水工程全部瘫痪,8个牧业乡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惊魂未定的数万灾区藏族同胞饱受缺水的煎熬。抢修供水,成为水利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

    在灾区的10多天里,长江委副主任陈晓军率领抗震救灾供水保障组,数次现场踏勘水源点,科学合理布设水源点及管网,短时间内恢复了灾区应急供水;按照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的要求,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臧小平带领监测人员日夜兼程实施水质监测,确保受灾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水。

   

    玉树地震,不仅给这里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潜在威胁。

    地震导致结古镇供水系统瘫痪,灾区群众不得不到河里或井里直接取水。应急供水,声声令急!

    地震发生在高原山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交通困难。

    但,山高路远,高寒缺氧,难阻长江委抗震救灾应急供水组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灾区的脚步--

    4月15日,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臧小平、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朱圣清和水质监测技术人员,连夜从武汉出发,经重庆急赴灾区;

    4月16日,长江委副主任陈晓军、水资源局副局长杨永德、水文局水质监测处副处长汪金诚等专家从武汉出发,经北京奔赴灾区;

    4月19日,曾在汶川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移动水质监测车,从武汉长途跋涉2600多公里,抵达玉树;

    4月26日,来自重庆的长江委水文局上游局水质监测4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乘坐水环境应急监测车抵达玉树,替换水资源保护监测人员,接力实施水质监测。

    ……

    尽管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但是他们的急切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让灾区群众早日喝上安全放心水。

   

    玉树结古镇原有供水系统瘫痪、移民安置点众多且没有管网、地震后水源点水质安全与否……

    一道道难题,横亘在长江委抗震救灾供水保障专家组专家的面前。

    进入玉树灾区后,无私无畏的长江委抗震救灾供水保障专家组专家们,各显其长,各尽其能,充分发挥长江委在水资源与水质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成功地破解了一道道难题。

    陈晓军、臧小平等专家们4月17日,现场踏勘了玉树县自来水公司原有的2亇供水水源井和管网系统震损情况后,果断决定借助原来的2个水源井和管网系统,抢修实施应急供水。

    结古镇赛马场安置人口多且集中,但没有供水管网,专家组现场查勘后,就近选取穿城而过的扎喜科河上游作为取水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网布设方案,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少的投资,通过净水处理设备向群众供水。

    城区供水管网深埋地下,无法得知哪些地段因地震受损,专家们提出分段试水试压的办法,修复主干线,关闭支线,逐段排查。

    按照长江委专家们制定的应急供水方案,青海省水利厅迅速组织了13支300多人的专业施工队伍,投入财物合计1100余万元,日夜奋战,应急抢险,供水设施修复进展迅速。

    4月24日,玉树民族小学、州委、州政府实现应急通水。至此,结古镇赛马场、体育场、格萨尔王广场等11个片区,玉树县巴塘乡、上拉秀乡、哈秀乡等8个乡镇主要集中供水点成功通水,解决了10万多人的应急用水问题。由水利部援助的日处理35吨优质水的移动供水车投入使用,赛马场新建应急供水工程管道铺设也基本完成。

    结古寺是结古镇最大的寺院,现在寺里除了500多名僧人,还安置了受灾群众1200多人。水利部门铺设管道2.5公里,将溪水从源头引到了群众聚居的地方,设立6个应急供水点,1700多人的生活用水得以解决。

   

    有水喝之后,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有了新的担忧,地震后灾区的水质怎么样,能安全、放心饮用吗?

    为迅速准确地监测灾区的水质变化,确保灾区群众喝上干净合格的水,身患高血压的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臧小平,在大剂量服用降血压药后,带领水质监测人员和移动水质监测车,对灾区各处的供水水源水质进行应急巡测。

    长江委水质监测专家和技术人员,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语言不畅等困难,深入到灾区走访藏民,一一了解水源点群众对地震前后水体的感官变化,群众都反映震前后感官变化不明显。之后,监测人员通过常规多参数水质指标检测和生物发光菌综合毒性检验,得到了水质检测科学的数据支持。

    截至4月26日,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共对结古镇及周边8个乡镇的65个主要应急供水点85个水样进行了检测分析,未发现水质异常。

    连日来,记者在玉树城区赛马场、体育场、格萨尔王广场等多处供水水源点看到,许多藏族同胞纷纷前来取水,都称取水方便水质好。

    此外,长江委应急水质监测队为保障后续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4月17日向青海省水利厅于丛乐厅长提出现场培训省水环境监测人员的建议,18日开始对3名青海省水利厅水环境监测人员进行传、帮、带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了应急水质监测有关技术,实现了后续水质监测工作的无缝衔接。

 

    来源:人民长江报  2010年5月5日

作者:
SRC-75


  相关新闻:
长江流域召开首次水电站水资源管理座谈会
长江委召开2010年水政监察总队队务扩大会
“十一五”,水卫士“亮剑”长江
长江委再次召开预算执行进度督导紧急会议
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组到长江委检查指导工作
从严治水展宏图
长江流域2010年水政工作会议召开
“十一五”,长江水法治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