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城区防洪工程项目简介 |
|
2010-04-16 |
结古镇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首府和玉树县县府所在地,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藏族聚集地,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在经济建设中对青海省南部地区起着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按《玉树州城区总体规划(2001~2020)》,结古镇城区规划用地范围:东到新寨嘉那嘛呢石城,西至扎西科河环城路,南到西杭电站,北到结古寺及两侧山边,总面积15km2。规划2020年城区人口7.0万人,城区面积862hm2,固定资产21.2亿元。
结古镇地处高山峡谷,海拔在3660~3750m之间,具有典型的高原地貌特征及独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气温2.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2mm,是青海省降水比较充沛的地区,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155mm。
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诸多条件的影响,结古地区易受洪水威胁。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历年对防洪工程的投入较少。目前巴塘河在城区流程中设置的防洪堤均系各单位因害设置、布置凌乱的堆石防护堤,河段内仅有两处于1999年修建的浆砌石防洪堤,一处位于巴塘河扎西科河口上游段河左岸玉树县二中地段,浆砌石防护堤总长460m,墙高2.8m,基础埋置深度0.6m。另一处在巴塘河扎西科河口下游段当代电站尾水渠地段,浆砌石防护堤河左岸长481m,墙高3.1m,基础埋置深度0.8m。扎西科河在镇内流程段两岸均设有砌石护堤,系1997年由玉树藏族自治州水务局负责修建的,型式为干砌石护坡式,墙高1.2~1.4m,基础深度0.3m,后因洪水顶冲,护岸倾斜、倒塌段甚多,于1998年又对险工险段进行了处理。由于建设标准低,结构型式简单,洪水期护岸河流顶冲经常被冲毁,无法抵御较大洪水的侵袭。堤防现状防御洪水能力仍然偏低,约为5~10年。结古镇区北侧的北山防洪渠,西侧的孟宗沟和东北侧的结古沟均设有简易的土渠排洪沟,沟道退水渠沿路布设,断面较小,设施简陋,加之管理不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洪水期经常造成道路冲毁,桥涵堵塞,洪水沿镇区主要街道流淌,进入路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院内,积水成灾,冬季水流结冰,冰水浸延,道路难行,群众叫苦不迭。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区的不断扩大,洪水、泥石流危害的居民和单位越来越多,对结古镇城镇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根据工程建设范围,结古镇城区防洪工程建设规模规划共需修建巴塘河堤防工程11746m,其中左岸加固堤防933m,新建堤防6574m;右岸全部为新建堤防,总长4239m。扎西科河堤防工程共需修建堤防工程9647m,其中右岸维修改造堤防3705m,新建堤防1126m;左岸维修改造堤防3702m,新建堤防1124m。修建北山防洪渠9.26km,渠系建筑物27座,渠道沿主要沟道布设5条泄洪渠,泄洪渠总长3150m,分别位于扎西科沟、热浪沟、沙松沟、结古沟和防洪渠末,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1座;结古沟、孟宗沟治理工程,沟口上游段修建浆砌石拦砂坝7座,谷坊61座,总长1839m,沟口下游段修建泄洪渠总长2564m,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0座。
来源:青海水利网站
|
|
作者: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