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隽 刘彦海 文/摄
漏斗,作为一种日常用具,在普通家庭已不常见,但对于河北省沧州市市民来说,他们却共同拥有深达100.88米的“大漏斗”,这就是全国闻名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
面对如此窘迫的现状,作为南水北调受水区水环境修复试点,沧州正在科学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切实做好引江、引黄以及合理调配境外来水、本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基础性工作。
采出来的水漏斗
沧州缺水是不争的事实。沧州到底有多“渴”?打个比方,如果地球上平均每人能喝上满满一杯水,那么在中国,每人能喝上这杯水的1/4,而在沧州,人们只能喝到杯底薄薄的一层。
沧州东临渤海,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境内浅水60%的面积为微咸水或咸水。据测算,沧州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8%,年均缺水量高达5亿立方米。
为了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沧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超采地下水。在几十年的超采过程中,沧州地下形成了一个个水漏斗。如今,这些“漏斗”已从最初的单一型发展成复合式形态,漏斗之间连成一片,形成了面积1.4万平方千米、全国罕见的水漏斗群。
沧州市水政水资源管理站副站长张桂平对沧州水的家底了然于心:“(上世纪)70年代刚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井深150多米,水位埋深也就几米,相当一部分井形成自喷,水‘滋滋’地往外冒。如今在沧州市,平均水位埋深已下降到60~70米,最大水位埋深超过了100米,水越抽越少,东部井深已打到了500~800米。”
沧州市地下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加重了地面沉降现象。据了解,沧州的地面沉降幅度已超过2米。地面大幅度沉降还给沧州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危害,比如城区内涝积水严重,全市水利工程的防洪、测量标志受到较大危害,楼房、铁路、公路、桥梁等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也受到影响,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地裂缝和风暴潮。
不能再“漏”下去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沧州的井越打越深,漏斗越变越多。沧州人深知事态严重。但是,如果彻底切断地下水水源,经济社会发展该如何保障?一边是不断加深的“漏斗”,一边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难以取舍的天平两端,沧州开始践行自己的“堵漏”之路。
“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这是沧州市保护地下水的最佳方法。”沧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局长韩杰说道。所谓引得来,是指科学地将区域外水源引进沧州;蓄得住,是指对引入的水要科学储蓄;用得好,就是对引入水和已有水优化组合,用到实处。
沧州市的总体思路是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和引黄工程为架构,以现有水库为依托,通过新建调蓄工程,并利用管道、引渠将之相互连通,提高蓄水、供水能力。按照当地水、外来水、非常规水“三水”并用的原则,合理使用水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目前,沧州外调水源主要来自河北省引黄工程、王大引水工程。根据引黄工程规划,2020年之前可供沧州的水量为3.36亿立方米。王大引水工程由河北省保定市王快水库向沧州市大浪淀水库补水,在王快水库上游来水保证率为75%的年份,可向沧州市实际供水0.46亿立方米。两个外调水源对沧州的超采状况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要保护地下水,修复水环境,重在合理储蓄和配置地表水。沧州境内目前建有两座水库。总库容1.003亿立方米的大浪淀水库建成于1997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另一座是去年11月底刚刚建成使用的杨埕水库,每年可向黄骅市、渤海新区、海兴县及周边村镇等东部地区供水6000万立方米。
有了这两座水库,沧州市区以及所辖黄骅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盐山县、海兴县、南皮县、渤海新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被置换成地表水,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沧州市还规划了“两横一纵十库”的配套水网。“两横”指邯沧输水干渠(或石津干渠)和沙河干渠;“一纵”是指纵穿沧州市南北的南运河输水干渠;“十库”是指大浪淀、杨埕水库吴桥、东光、泊头等县(市)已建或在建的10座平原水库,总库容可增加4.1亿立方米。这样的配套水网建好后,已基本可覆盖整个沧州市域的城镇供水,并对储蓄和利用长江水、回补地下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水漏斗继续形成与加深,沧州市委、市政府利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关停市区所有自备井以涵养地下水,这也是最直接的“堵漏”方法。至2007年,沧州市区自备井全部关停,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000多万立方米。
通过境外黄河水和境内水库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科学优化,沧州严重超采地下水的状况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所缓解。同时,一系列的举措也使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回升了9.59米,年均地面沉降量从88毫米减少到50毫米以下。
用好非常规水
地下水回升了,地面沉降减少了,但是相比已经形成的漏斗群困境,沧州“堵漏”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因此,为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索取,他们继续在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上进行探索。
沧州市首先在宾馆、社区、医院等场所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按规划,2015年之前,全市各县(市)均将建成污水处理厂,这可大大增加中水回用量,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仅中水回用一项,全市每年可节约深层地下水近0.1亿立方米。
同时,沧州利用自己濒临渤海的优势,由向地下取水转成向大海要水。目前,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发电机组可日产淡水3.25万立方米,待工程全部建成后,该厂日产淡水能达到20万立方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水发电厂。此外,正在筹建的华润渤海新区热电机组用水也将全部为海水,可日产淡水3万立方米。
据测算,沧州市的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80%。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了沧州农业用水问题,才算是真正解决了沧州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为此,沧州水利部门积极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咸淡混浇技术研究。
所谓咸淡混浇,就是在现有深井(淡水井)旁打一眼浅机井(咸水井),利用管道一体化技术,将淡水和咸水汇入混合罐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由输水管道输至田间进行灌溉。发展咸淡混浇后,每个井组至少可减少30%的深层水开采量。按照规划,至2015年,咸淡混浇技术年可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0.72亿立方米。
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农田作物需要灌溉,乡镇居民更需要喝水。由于沧州地表水多为咸水,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因此沧州居民饮水安全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当地的大问题。目前,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仍主要依靠开采深层地下水,而这又是水漏斗形成的重要原因。
“保证群众能够喝上安全水是第一位的。”沧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副科长吴洪涛说。根据沧州市的远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通过修建大型供水厂和铺设输水管道,与原有的农村供水工程相连接,实现乡镇的水源置换,利用地表水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沧州已经开始在乡镇层面铺设输水管道,在农村地区实行集中供水试点。记者来到了试点地区盐山县小庄乡东许小庄村,当地村民正在场子里晒麦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从喝上了自来水,他们都说我变胖了。”村民许甲平的一番话引来了身边的一片笑声。
村民的一张张笑脸表明了他们对安全水的欢欣,但任务依然艰巨。据记者了解,南水北调通水后,沧州市外调水短期内仍不能覆盖至全部农村,仅临近县城的村庄可通过已铺设完成的管线使用外调水,这意味着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仍要依靠开采深层地下水解决。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输水管线费用过高,暂不能铺设至每村每户,以及外调水本身成本较高,超出了普通农村家庭所能承受的程度。
“虽然还面临很多困难,但我们正在研究解决办法,并积极推进落实。”沧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副局长常青山坚定地说。南水北调通水前,沧州积极引调外来水源,使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调配,并利用尽可能多的替代水源来缓解地下水超采压力。南水北调通水后,沧州将科学、合理地储蓄与调配长江水,使水源能够早日送到每家每户。
保护地下水,修复水环境,堵上一个个巨型“水漏斗”,沧州水务人正在加快行动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