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湖北省水利厅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0-12-24

年年加速 给力民生

提前完成国家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任务

  湖北共有1609.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列入国家规划,分10年,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解决。省委、省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给力民生的重要抓手,要求10年工作5年干,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提前5年完成国家规划任务。2006年至今,我省年均完成330万人的建设任务,从起步时的70多万到推进时的300多万、从攻坚时的400多万到收官时的500多万,建设速度一提再提,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今年9月底,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专题询问和审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给予高度肯定,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的专项工作“第一问”。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责任网络

  我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分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对口、运转高效的工作网络和组织体系。省“四大家”主要领导多次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典型、办试点,作指导、解困难。省政府连续5年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公开承诺,严格考核。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即将出台。

  二、科学制订规划,因地制宜实施

  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选择建设模式,发挥工程最大效益。一是优选清洁水源。山区首选山泉水和水库水,丘陵地区首选水库水,平原地区首选江河水,远离大江大河和水库的,取用深层地下水。二是优化供水布局。首选城市水厂进行管网延伸或乡镇水厂进行改扩建,再考虑新建水厂,努力向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方向发展。三是优先发展集中供水。共建成日供水“千吨万人”以上的水厂300多处,覆盖人口600万。四是优便解决水质安全问题。2007年解决了83万人饮用高氟水的问题,2008年解决了294万人饮用血吸虫病疫区水的问题,2009年解决了104万人饮用苦咸水的问题。

  三、畅通融资渠道,落实建设资金

  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总投资达71.5亿元,其中省级配套10.6亿元,市县投资19.5亿元。省级财政每年挤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专项资金2.1亿元。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负债融资,从银行贷款12.3亿元用于省级配套。同时,通过募捐、转让经营权、合资入股等方式筹措资金。

  四、严格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千吨万人”以上规模工程建设实行“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小型工程实行“六制”(规划建卡、社会公示、主要材料设备招投标、资金报账、巡回监理和建设责任制)。经常派出工作组,检查督办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媒体上公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情况,悉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规范运行管理,探索长效机制

  一是明晰产权,规范经营。依托水库水源建设的水厂,由水库管理单位经营;民营资本参与建设的水厂,由出资者经营;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尽量移交给水厂经营者统一管理。二是依规定价,合理收费。大力推行两部制水价。通过收取基本水费,包用一定的基本水量,促使用水户饮用安全水,维持工程基本运转;通过计量收费促进节约用水,实现公平交易。三是实行现代管理,提高运营水平。2009年在鄂州市和潜江市试点,随后推广至20多个县(市、区),建设农村水厂供水信息自动测报系统,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

  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但今后的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紧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速度,争取早日让全省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纯净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