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刘树坤:实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2011-07-21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可以说是水利之年,新年伊始就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给水利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当水利战线欢欣鼓舞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又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进一步动员和部署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任务,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实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感。

  尽管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事业,但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事业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还是第一次。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种认识高度的提升,是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旱灾害频繁、河湖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到国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在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中央及时决策,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等四大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除了水利队伍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之外,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水利改革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水利建设理论是无法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的。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理论,避免盲目照搬外国的理论和经验,就必须从我国的河湖现状和水资源特点出发,切实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譬如,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特点,在我国坚决贯彻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按照各地区的实际供水能力,制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供定需,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三条红线”管理的基础上,保障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实现河湖不断流、地下水不超采、水体不污染,我国的河湖才能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流畅”。因此,在今后的水资源管理上如何根据流域、区域和城镇的具体情况,确定这“三条红线”,确定后如何监测和管理就成为迫切的研究课题。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必然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无法满足“三条红线”要求的用水产业和企业,促进节水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这也会造成社会行业和企业间利益的调整,因此相关的产业调整政策也应当提前研究和制定。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的五项原则,为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道路。

  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看起来简单,我们过去所搞的水利建设无非是兴利和除害,哪一样不是为了民生呢?可是做起来就往往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重点抓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忽略了中小河流治理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江大河安全了,可是中小河流洪水造成的伤亡和资产损失增加了;上游建设了一些水电站,发电效益增加了,但是或多或少地对下游产生了影响等等。坚持民生优先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譬如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地区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程建设移民问题、城乡水环境污染问题、城市暴雨内涝问题、提高乡镇防洪排涝标准和抗旱能力问题等都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如何保障这些民生项目的资金投入放在优先地位自然就成为今后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这里我还想为孩子们说两句,现在孩子少,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可是社会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回归自然的、安全舒适的亲水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朗、坚定、热爱家乡的性格和情操。可是现代的城市河湖环境恶化,孩子们只能在室内和水接触,这是不是也是民生水利的重要课题呢?

  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也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说起来不会再有人反对了,但是做起来能坚持这个原则并不容易。现状条件下生态用水的保障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只有通过节约生产、生活用水,才能保障必要的生态用水,实现人水和谐。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侵占河湖,造成城市调蓄雨洪能力降低,行洪不畅,内涝灾害加剧;将河道人工化、渠化、裁弯取直,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都使得人水关系紧张,既伤害了河湖及其生态系统,也波及到我们自己。

  温家宝总理在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国内外治水的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这也是交给我们水利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是什么?每个流域、每个地区可能有所差异,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实际上也就是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现代化理论。概括起来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约束条件多了。现在人口多、需水量大,人水关系紧张,水利工作面对的约束条件很多,新的理论要能够满足不断增加的各种苛刻条件,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把我国建设成节水型社会和循环社会。

  社会需求多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对河湖环境的服务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防洪、供水、水质、水景观、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多方面的要求,需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观念进步了。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环保、生态意识的加强,新的社会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人水和谐、低碳减排、循环社会、生态环境修复等,都要在水利现代化理论中有所反映。

  信息透明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公众对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水利信息的公开,公众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参与意识增强,水利建设要适应和形成与公众沟通和互动的体制,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已经确定,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水利事业前途光明、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共同来实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21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水利部“十二五”援藏工作规划通过专家审查
广东将学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列入水利系统2011年度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必修课培训内容
黄河大汛期间防洪禁采区内偷采石 违法者被拘
甘肃省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会议在兰召开
齐鲁晚报:汛期禁止河道采砂
半月谈:专家称城市内涝反映管理者急功近利政绩观
经济视点报:水务改革之洛阳出路
成都日报:彭州: 发展民生水利 实现“群众安全幸福”
广州日报:全力保障大运会水资源
人民网:非洲东北部爆发60年来最严重干旱 1100万人受灾
广东省水利三防部门全力做好大运会水资源及三防保障工作
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淮河局组织开展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
江西开展十大活动宣传水利改革发展
淮委召开《淮河志(1991~2010年)·科技与信息化篇》(信息化部分)送审稿审查会
黄委高技能人才培养再结硕果
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珠江河口咸潮防控对策研究” 专题中期评估会议在广州召开
山西省完成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质量抽查工作
江苏省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质量抽查座谈会在宁召开
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汇报会在杭州召开
人民日报刊发陈雷部长署名文章: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