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水利工程支撑国计民生

2011-07-07

 

  2011年6月19日,随着黄河防总下达调度指令,小浪底水库打开闸门泄流,沉睡的黄龙被再度唤醒,犹如千军万马般咆哮奔涌而下。一年一度的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壮观景象再次展现于世人面前。

  这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自建成以来的第11次汛前调水调沙。历次调水调沙对减少水库淤积,维持或扩大下游主河槽过洪能力,并促进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努力实现生态调度与调水调沙的有机结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其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效益均非常显著,已连续9年安全度汛,基本解除了下游凌汛的威胁。

  这只是我国骨干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江河水患治理,一大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先后建成。在防洪、抗旱、灌溉、发电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特别是近年来在防御极端性灾害天气带来的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和干流堤防的加固,形成了较完整的长江防洪体系,从容应对了2010年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今年5月初以来,三峡工程连续6次加大水库下泄流量,累计补水量64亿立方米,为缓解长江下游罕见干旱立下汗马功劳。

  淮河临淮岗等19项治淮骨干工程相继完工并发挥作用,有效防御了2007年淮河洪水。

  太浦河工程等11项治太骨干工程为太湖流域防洪排涝、改善水体水环境质量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辽宁大伙房输水、甘肃引洮等重点引调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在保障供水安全、缓解用水紧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吉林老龙口、西藏旁多、贵州黔中等重点工程也在加快推进……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建水利工程投资总规模约7000亿元,为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之最,比“十五”期间总投入增加近一倍,堪称“历史性大规模”。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万多座,堤防长度29.41万公里,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

  水利工程更是保障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据初步测算,仅“十一五”时期,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就达8438亿元。更为重要的是,江河治理使大江大河基本实现岁岁安澜,两岸人民安居乐业,进一步增强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同时,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理念不断创新。以“质量、安全、效益”为核心,坚持建管并重和现代化方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符合国情、水情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核心的现代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此外,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水利建设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代建制”管理模式试点范围扩大到多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在部分地方试行。同时,现代治水理念也融入现代工程设计和建设之中,并充分考虑改善生态和环境的需求。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十二五”时期,随着全国各地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水利建设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个以骨干枢纽工程为龙头、蓄引提调拦滞排功能齐全、大中小微工程配套、建设达标、质量可靠、运行安全、效益持久的现代水利工程设施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保障安澜、调度科学、充满活力、生态健康的江河治理体系正逐步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8日

赵洪涛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