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农村水利惠泽人民群众

2011-07-07

 

  今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干旱。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持续干旱,严重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河湖生态。所幸的是,近年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灌区和泵站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电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减少了干旱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把解决人民群众饮水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90亿元,地方和群众配套463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集中式工程52万多处,集中供水人口达5.57亿,约占农村总人口的58%,已查明的砷病区村、血吸虫病疫区以及其他涉水重病区村的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中重度氟病区村的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华侨农场、水库移民的饮水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党和政府誓言,到2015年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水利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组织编制《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将提高到80%,覆盖全国农村的供水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完善,工程管理主体得到落实,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应急供水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农村供水质量和水平将显著提高。

  “十一五”国家安排投资31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80.4亿元,对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投资40.05亿元,共立项扶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16个。大型灌区累计衬砌干支渠道30681千米,配套改造建筑物83723座,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76万亩,灌溉周期平均缩短20%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约0.05,全国由此共形成节水能力约130亿立方米。中型灌区改造后的效益同样显著,衬砌防渗干支渠道6810公里,改造、配套及新建渠系建筑物19750座,预计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67万亩,新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约14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约16亿立方米。在大中型灌区改造的同时,国家于2006—2008年,在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5省启动了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2009年又启动了全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对全国99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目前,中部五省大型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从2006年到2010年的整个“十一五”,中央每一年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分别是6亿元、10亿元、30亿元、45亿元、78亿元。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大幅度增长,5年总投入达169亿元。大规模的投入,有力推进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确保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逐年加大投入,2005—2010年累计投入工程总投资达470多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72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70多亿元。目前,全国已启动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在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分类落实用水者协会、单户、联户、专业水管单位等管理主体,逐步建立小农水工程建后管护长效机制,从整体上提升了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效益。

  近年,农村水电发展迅速。仅“十一五”,农村水电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占到原有小水电总装机容量的1/2以上;累计发电7600亿千瓦时,可以节约2.6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作用巨大;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全国共建成水电农村电气化县400多个,又有88万无电人口和485万缺电人口告别了“松油点灯、烧柴取暖”的历史,走上“光明”之路;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2009年全面启动,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了234个项目,总投资37.3亿元,已有100多个项目建成,保护森林面积200多万亩。同时,水能资源管理、农村水电安全监管等亮点纷呈。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8日

赵学儒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