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是继中央1号文件出台之后,中国治水兴水历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和要事。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央把水利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积极从战略层面系统解决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问题的决心,而且体会到我们这一代水利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后,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任宪韶道出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当前,水利事业已经逐步从“干工程、管工程”的传统模式向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水利发展模式转变,水利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战略基础地位日益突出。
任宪韶告诉记者:“面对新的形势,作为流域机构,海委首先要加快转变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在加快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下工夫,在推动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上做文章。”
任宪韶表示,未来一个阶段,海委将不断强化“大水利”理念,并将其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等具体工作之中,坚持民生优先,坚持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兼顾,大力推进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提高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积极开展指导服务,严格进行监督管理,做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和协调者。
一方面,海委将不断深化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准确把握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凝聚各方意志,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充分保障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海委将更加注重发挥水利的综合效益,把水利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考量,科学确定水利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管理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管理要效益,在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促进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闭幕后,中央和地方将有一系列涉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措施出台,这必将改变当前海河流域水利发展投入不足的现状,逐步解决流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任宪韶表示,“这将给海河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他说,下一步,海委将按照中央和水利部党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海河流域“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围绕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饮水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突出加强流域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围绕流域骨干河道治理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重点蓄滞洪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生态与保护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围绕明确流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率控制指标,加快推进河流水量分配,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科学治水、依法管水,不断完善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和水法规体系,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水文站网、水质监测、防洪预警等行业能力建设,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围绕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推进工程精细化、现代化管理,不断推进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任宪韶动情地对记者说:“水利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水利工作者要把握时机,扎实工作,绝不能辜负这大好的春光。海委党组将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肩负起历史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迈上海河水利改革发展事业的新征程,推进海河水利跨越发展,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