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安达市委书记 冯伟泉
一、科学规划,明确目标。研究制定了全市节水增粮发展战略,明确用4年时间沿主干路打造500里农业示范带,建设75万亩综合集成式节水灌溉园区,着力构建水利化、设施化大农业发展格局。市政府分别与相关乡镇、村签订责任状,落实落靠园区面积。
二、破解难题,全面推进。一是拓宽渠道,努力解决资金难题。采取政府投入、乡村投劳投资等方式,保证工程建设资金需求。今年市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今后3年每年再安排1亿元投入工程建设。二是精心组织,全力加快建设速度。把节水灌溉项目确定为一号工程,市领导深入现场坐镇指挥,工程人员加班加点施工,目前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在春耕、抗旱期间,26.8万亩耕地全部受益。三是严格监管,着力保障工程质量。全市节水灌溉设备全部来自生产能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同时特聘省级监理全程参与设备安装、验收,聘请乡镇水利站、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管理,确保了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三、强化管理,长效发展。一是加强运行模式管理。为有效管理和使用好喷灌设备,采取四种管理模式。即农机合作社模式,由农机合作社出资购买农户土地,自主管理,规模经营;集体组织模式,产权归集体,由村组设专人管理,统一灌溉,工程维修养护费用由农户按面积出资;个人承包模式,动员群众将土地转包到种田大户手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规模经营;用水协会模式,在土地流转困难地区,由农户成立用水协会,采取分散经营、连片种植方式,实现农作物品种统一,统一灌溉。二是加强技术服务管理。每万亩耕地设置1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定岗定责,上账管理。同时,组织驻村科技指导员对种植业标准化生产进行技术指导。三是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在大型时针式喷灌机上安装摄像头,与市公安部门联网,设立中控监视系统;建立乡镇设施看护执法队,形成巡查制度;聘请村屯管护志愿者参与看护,确保水利设施不破坏不丢失。
下步工作中,将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总结经验,健全完善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后期管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节水增粮行动”收到实效。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