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人民政府区长 哈斯布和
今年以来,科尔沁区以建设“节水增粮行动”为契机,通过转变观念、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
一、提高认识、合理布局,高起点规划节水增粮工程
科尔沁区是内蒙古的产粮大区,在《科尔沁区节水工程发展规划》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科尔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以膜下滴灌、喷灌、高标准管灌为主的发展模式,明确了年度发展计划和2012年重点建设区域。
二、突出重点、连片推进,高标准实施节水增粮工程
科尔沁区编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农项目整合及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了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科尔沁区按照“早规划、早落实、早见效”的原则,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界限,充分发挥涉农项目的整体效益,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涉农项目优化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落实各类涉农项目。以“节水增粮行动”为平台,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土地整理等项目,整合资金规模3亿多元,创建节水高产粮食功能区40万亩,集中连片规模达到80万亩。
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高效率推进节水增粮工程
出台了《关于实施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指导意见》,就工程标准、材料标准、工程造价做了明确要求。严把节水工程质量关,项目村组织村民代表同“节水增粮行动”办公室人员、项目监理共同担任质量监督员。项目实行招投标制、法人责任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等“四制”管理。项目启动资金由政府与施工队先期共同承担,资金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资金拨付实行由项目区镇(苏木)行政一把手签字、项目建设部门负责人签字、“节水增粮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区长签字的“四长签字”制度、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四、建管并重、强化管理,高水平建设节水增粮工程
采取建设部门和项目区镇、村联合管理的办法,建立健全了节水工程台账。组建用水者协会120个,负责设备维修使用,合理收费,保障协会及项目工程有序运行。全面推广节水高产高效的玉米生产模式,突出抓好良田改造、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化作业等关键环节,做到良种应用、配方施肥、机械播种、玉米螟统防统治达到“四个百分之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病虫害防治经费、土地深松深翻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041万元。
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亩均增收300元,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5提高到0.8,有效缓解了地下水供需矛盾,实现了节水、节地、增产、增收的效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