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两会观察:聆听文化脉动中的水声音

2012-03-15

  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和发展的血脉,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水,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源远流长。

  水与文化,从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今年的两会中,水文化随着整个文化发展的大潮一起荡漾、律动。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列为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代表委员们围绕着文化强省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可以听到许多关于水的声音。

  作为近年迅速崛起的文化湘军,湖南省一直注重水文化建设,省委书记周强代表的话掷地有声:“要让湖湘文化随着清澈的湘江之水入长江、汇大海,走向全国,融入世界”。像湖南这样高度重视水文化建设的并不在少数:浙江打造文化强省力推“西湖”名片,江苏不忘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广东则将研究与弘扬“珠江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编剧王兴东委员颇为激动地说:“在学雷锋活动中,我们要将雷锋同志勤俭节约的精神应用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中去,让全社会都节水爱水。”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委员表示,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水的内容,需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一定要从孩子抓起,如今北京这么缺水,要通过形象的引导和启发,教育孩子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亦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从历史深处缓缓流淌而来的水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并进而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黄河是自然河,更是人文河,是中华民族的命根子。如果黄河消失了,那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悲哀。”著名作家、全国人大代表凌解放说。

  如今,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正在谱写水文化的崭新篇章。水文化在物质形态、法制形态、精神形态等各个层面得到传承和发扬。

  遍布大江南北的水利工程在实现其工程效益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三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以其雄伟壮阔的风貌成为当地旅游热点,一批批风光各异的水利风景区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水利文化风景。而在城市水利建设中,“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是成为如今许多市民的真切感受。

  在法制层面,以水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逐步构建并完善了水法规体系,依法治水进程进一步加快。而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出台,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加快建立。水利制度文明已成为现代社会法制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的治水实践推进了治水思路的创新。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着水利走向现代化。广大水利职工在治水实践中焕发出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98抗洪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都已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深有感触:“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了巴蜀文化传统,水利部与四川省密切合作,有力推进了水利抗震救灾,共同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也表示:“要总结、弘扬现代水利精神,这是水文化的精华。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的转变,不仅是治水理念的转变,而且牵扯到思路的调整等诸多方面,需要水利人发扬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来引领水利建设。这一过程同样也是文化进步的过程。”

  尽管水文化在当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对水的文化属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还需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充分发挥水、河流以及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正如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水浪费、水污染等问题,正是水文化缺失的表现。对此,充分挖掘“天人合一”等人水和谐理念,重拾传统水文化中对自然与水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着力引导社会真正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郭涛、吕振霖、杨一奔等三位代表委员共同提到的解决方案。

  文化孕育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如何从文化角度审视和解决水问题,在文化认同的土壤中培育社会公众珍爱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着力培养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方向。“要运用文化的力量引导社会尊重和善待自然。”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如是说。

  水,流淌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也必将融入治水航程的时空变幻里。水与文化相随相伴,一起脉动,一路同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3月15日

陈静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