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一系列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不断制定和出台,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大兴水利建设的高潮。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面临新的形势,表现在投资强度大,建设任务重,建设要求高。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大规模水利建设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地方水利配套资金不足。中央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出台了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具体政策。2011年,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水利投入,但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仍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些地方水利投入总量不足,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有些地方虽然水利投资规模较大,但并没有优先满足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需求。一些地方,中央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中,省级落实不足,向县市级分解,而许多县财政紧张,安排大量的配套资金也确实困难。种种原因造成资金缺口,给县级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问题。
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类型多,建设任务重,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要求水利基层单位有相适应的能力。不过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县市水利部门普遍反映水利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特别是长期以来农田水利不受重视,近10年水利部门人员因退休、调动等原因出多进少,加之基层水利单位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艰苦,人才引进困难,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少,技术力量和业务管理能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水利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基层水利站管理体制不顺,一些地方基层水利员分别归水利局或所在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这两种归口管理模式的并存,造成职责不清。其次,编制挤占严重。乡镇水利员的工资福利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发放,其工作岗位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排,多年下来,其中绝大部分变成了非专职水利员,连一些原先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的水利员也逐渐被挪作他用,久而久之,水利业务荒废。再有,队伍结构不合理。有的乡镇水利站不称职或不适应水利工作的水利员占据了一些编制,致使需要的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一些懂技术、能力强的水利员也往往因身兼多职,不能全力投入水利建设工作。同时受经费和体制的限制,无法系统地参加水利专业培训,知识得不到更新,在水利技术服务指导时,只能凭经验,出现新问题难以应付,导致服务能力下降,难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切实加大对地方水利配套投资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和地方要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要求,切实加大水利投入,特别是省级政府要加大省级水利投入,提高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投资比例,优先保证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投资。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大对地方配套投资落实情况的监察力度,还要防止出现专项水利建设资金被挪用或拆借问题。
切实加强基层技术力量。各级人事部门要完善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的引进、技术职称的评定机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政治与生活待遇。在配备基层领导干部时,要优先安排受过水利专业训练并从事过水利技术工作的人员。
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切实全面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大兴水利建设的需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