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江苏:率先推进有本省特色的水利现代化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已经确立了水利现代化建设“六大体系”目标,并提出了6个大类22个具体评价考核指标。在吕厅长眼里,将于2020年实现的江苏水利现代化蓝图已经栩栩如生:“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生活在旱涝无忧、和谐优美的水环境中,满足人们现代幸福生活对水利的需求,就是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011年,江苏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唯一水利现代化试点省份。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力争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这对江苏水利人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水利将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在全国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呢?本报记者专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基本现代化离不开水利现代化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2011年江苏省一号文件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吹响了进军“水利现代化”的号角。

  吕振霖说,江苏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城市群集中,但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更小,遇到的水问题比全国更多更早,“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水利现代化’,就逼着我们要思考一些问题,突破一些制约。”因为,未来在全国可能会遇到的水问题在江苏首先出现了,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只有抢抓机遇,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转变水利发展方式。

  水利,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基本实践活动。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既是水利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水利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伴随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长期过程。吕振霖如是说。

  水利大发展,理念是先导

  “水利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基础支撑,基本保障,有没有新的功能作用?”作为江苏水利的当家人,吕振霖认为这是在贯穿江苏整个治水实践过程中必须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吕振霖表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治水的眼光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条古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带来的远远不止水利效益,更是成为沟通国家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兴起运河两岸一批城市群,成为我国当时最为繁荣的经济带,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生态要素,但水作为经济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水从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两个方面进行再认识,推进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的再创新,并引领水利创新发展、拓展功能,不断提升水利的功能效益。”

  吕振霖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水利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而且是提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这与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的“水是生产之要”也是一致的。

  谈到对现代水利科学内涵的理解,吕振霖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本质要求、根本方法和动力源泉。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现代水利发展的本质要求。“无论水利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本目的都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最低层次的需求看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更高层次看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化生活的不断追求,享受到人水和谐的幸福生活。这是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是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办法。吕振霖强调,要顺应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与严格保护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以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水利发展的动力源泉。“治水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科学把握水的自然和经济双重属性特点,深化水利管理改革,转变水利发展方式,不断破解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水利发展空间,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实现现代水利发展的更大突破。

  水利现代化需要不断创新实践

  吕振霖厅长给我们列举了江苏水利创新实践的例子:在苏州,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优化规划设计和创新建设管理体制,不仅显著提升了流域防洪安全能力,而且有效改善东太湖生态环境,还为苏州的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创造了空间,实现了水利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经济开发效益的多赢。在镇江,北部滨水新区已成镇江城市建设最大亮点。在淮安,被围网养殖弄得奄奄一息的白马湖,重新恢复了生机。在常州,滆湖治理同样实现水利工程与资源环境和城乡发展的最好结合,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后,江苏水利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说起这些江苏科学治水的例子,吕振霖如数家珍,这些治水工程的成功实践,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资源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水利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大大拓展了水利的功能效益,提升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谋划大水利、推动大发展的积极性。

  创新实践还体现在自身建设机制上。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江苏的项目管理升级至规划许可制、设计招标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估制等六制,同时,探索出纪检监察现场派驻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使每一分钱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水利融资平台建设是江苏水利重要的创新成果之一。在江苏,70%左右的县以上城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利融资平台,大大提升了城市水利的发展速度。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省、市、县三级财政可用财力2%至4%用于水利建设,所有县城以上城市维护建设税15%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再延长全省防洪保安资金政策10年,并出台了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的具体办法,为加快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建立湖泊联席会议制度,是江苏水利的又一重要创新。2011年,高邮湖、宝应湖、滆湖、长荡湖、石臼湖、固城湖等一批湖泊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召开,至此,省级湖泊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全部建立,并制定了联席会议章程,保证联席会议在加强湖泊管理与保护中的决策和协调权力,进一步增强了河湖管理的执法与监督能力。

  推进水利现代化,必须开创江苏特色

  吕振霖说:“水利现代化发展既有普遍性标准,更有区域特色;既是阶段性目标,更是长期任务。”

  如何推进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呢?吕振霖有自己的深刻思考。“水利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都会对水利现代化提出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水利现代化有阶段性,又有长期性;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要搞好水利现代化,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点面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人才培训为保障,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有力有序发展。

  吕振霖厅长说,江苏已经确立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六大体系”目标,并提出了6个大类22个具体评价考核指标。在吕振霖眼里,将于2020年实现的江苏水利现代化蓝图已经栩栩如生:“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生活在旱涝无忧、和谐优美的水环境中,满足人们现代幸福生活对水利的需求,就是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组稿:潘杰 曹海明 缪宜江 栾庆明 楼锋 王宏伟 程瀛

潘杰 曹海明 缪宜江 栾庆明 楼锋 王宏伟 程瀛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