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高原春风化雨雪 域再绘新图
|
|
|
2011年的早春,高原大地虽然仍是寒气凛冽,中央1号文件却犹如一阵春风吹进雪域高原,给人们心中带来了阵阵暖意,在雪域高原奏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精彩序曲。7月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再次为水利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西藏全面拉开了新一轮兴水利、除水害的大幕。
治水新政凝聚藏区兴水共识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定位让人耳目一新。西藏恰恰又是一个水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素有中华水塔、万水之源的美誉,中央1号文件的下发无疑为西藏各族人民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水利蓝图。 从自治区党委、政府到区直各部门及地(市)、县(市),乘着中央1号文件的东风大干水利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1月5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带头学习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尽快制订和实施西藏贯彻落实意见。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区党委农工办、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迅速集中起来,潜心研究起草西藏自治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 为确保文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文件含金量,在文件起草期间,水利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起草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反复研究,反复审改。 经过2个多月的昼夜奋战,多部门的反复沟通与协调,《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终于出炉。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西藏水资源定位于“是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江河源和生态源,是我国水资源战略基地和‘西电东送’能源接续基地”;明确“兴水利、除水害,事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事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中央制定的众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更加切合西藏实际、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举措。 ——各级财政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和防洪工程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信贷资金享受“三农”优惠政策。 ——援藏资金要向农牧区水利倾斜,特别要加大对农田水利、防汛抗旱、水利信息化、基层水利能力建设等领域的投入。 ——在条件成熟的地(市)、县(市、区)逐步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1月19日,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巴平措欣然批示,讨论稿比较成熟,可提交会议研究。 讨论稿先后经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层层把关审核,终于在3月23日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原则通过,西藏自治区党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行文下发各地执行。 就在文件下发的当天,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区水利工作会议,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白玛赤林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重话,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白玛赤林豪迈地说,力争今后10年全区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1倍,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批大江大河骨干控制性工程,到2013年全面解决农牧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水电覆盖范围内乡镇通电率达到100%;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民生水利体系、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水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话音刚落,代表们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时逢盛世的水利事业,一旦搭上了历史快车,其前进的步伐远远不止于此。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闭幕后,在自治区紧张筹备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的情况下,区党委仍然于7月15日及时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区党委再次强调,各地要把水利改革发展摆在优先重点发展地位,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水利工作。 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中国水利》杂志发表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西藏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署名文章,就西藏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一揽子意见。 好风借凭力,送我上青云。在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鼓舞下,西藏自治区各地、各部门积极地行动起来,水利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年初,自治区基层建设年活动1500多个工作组1万多名干部,带着中央1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藏汉双语宣传手册进村入户,来到田间地头宣讲党的政策。10月,结合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宣讲队伍扩大到了5400多个工作组2万余名干部,对西藏农村牧区进行了全覆盖宣传。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地(市)。 ——自治区纪检委、监察厅就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制订了行政监察工作方案。 ——自治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 ——分属水利和电力部门管理的水利水电设计院得到有效整合,组建了由水利部门管理的副厅级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全区七地(市)水文机构也陆续升格为副县级水文分局。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 ——自治区财政厅、水利厅积极制订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管理实施细则。 ——自治区发改委审批实施了全区21个边境县水利技术推广站及水利服务信息处理中心建设项目。 ——山南地区及时制订《关于加快水利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地方财政预算中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按年均15%增长,防汛抗旱专项应急资金年均不少于本级财政收入的3‰。 一场如火如荼、大干水利的热潮在高原大地迅速涌动。
水利援藏情满高原大地
7月的西藏,天蓝水碧,清爽宜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活动的喜庆气氛还未散去,水利部第五次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隆重召开。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参加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结束后,不顾鞍马劳顿,亲自主持会议。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来了,各对口援藏单位的领导来了,有关兄弟省市的代表也来了,大家齐聚圣城拉萨,共谋推动西藏水利改革发展之大计。 陈雷部长在会议上强调,水利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生态文明和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条件。他代表水利部对西藏300万各族群众庄严承诺,要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援藏内涵,拓宽援藏渠道,加大援藏力度,努力形成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和科技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把水利援藏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陈雷部长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支持和帮助西藏水利,完成包括群众饮水用电、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防洪重点薄弱环节、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10个方面的目标任务。 会后,陈雷部长代表水利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加快推进西藏水利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加快推进西藏水利改革发展的责任与任务。 水利援藏方案之细致、支持力度之大,让西藏干部职工无不动容。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对此高度评价,认为水利部对西藏区情把握之准确,对水利援藏指导之具体,堪称典范。 水利部的率先垂范有效带动了各对口援藏单位和各兄弟省市开展援藏工作的积极性,各种援藏举措不断出台,项目、资金、人才接踵而至。 水利部水文局召开全国水文援藏工作座谈会,落实了水文援藏措施,各个地(市)水文分局分别与一个流域和流域周边省市建立起水文对口援藏机制。 水利部有关司局先后为西藏水利系统举办了水利局长、水政执法、农村水电、工程管理、水库移民等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培训干部职工累计达到419人(次)。 水利部水规总院明确将自治区水规院勘察设计资质升级、培养项目主审人员、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列为援助内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也与自治区水利厅达成了包括人才培养、技术交流、联合科研等内容的对口援助暨合作框架协议。 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省水利厅等纷纷派出人员考察、衔接、落实援藏项目和资金,为西藏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水利建设高歌猛进再谱新曲
乘着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2011年西藏水利阔步前行,水利建设投资突破3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46亿元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截流,进入工程建设新阶段。总投资20亿元的林周县澎波河、仁布县门曲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全区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有序开展,丁青县、错那县城区段等重点防洪工程加快建设。全区近三分之一的县列入国家或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的“雅江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热潮一波高过一波。 长期以来全区相对滞后的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快速向前推进,“十二五”时期水利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配套灌区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评估;《拉萨市澎波灌区工程规划报告》、《尼洋河综合治理与保护规划》则通过水利部审查。年内全区共编制各类水利规划59个,100多个项目前期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审查。 水资源管理工作也不断强化,水生态补偿、水价形成机制,以及西藏水法规体系研究也陆续展开,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部分地区水量分配方案有序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评价等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西藏水利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在辽阔的高原尽情驰骋,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