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旱”形象地描述了陕西的水情,而汉江、渭河这两条桀骜不驯的河流,又使得陕西十分怕水。“缺水、怕水又盼水”,是陕西人民对水的纠结心情。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发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进军令,号准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脉搏,让饱受“水煎熬”的三秦人民备感欣慰。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及时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召开了13名常委参加的高规格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同时确定2011年为“水利建设年”,使得全省大型灌区改造成效初显,小农水建设遍地花开,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磅礴推进,各项水利建设高潮迭起。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 突破水利发展瓶颈
2011年12月8日,静态投资168亿元的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在秦岭腹地正式启动前期准备工程建设。12月16日,解决陕北西北部群众吃水问题的定边黄河引水工程,经过2年多建设,正式通水,将陕西水源工程建设再次推向高潮。
为了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陕西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赵正永为组长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陕西省水利厅把加快重大水源工程建设作为突破“水瓶颈”制约的关键来抓,积极协调解决工程前期和资金等问题。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引汉济渭这一关乎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于2011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准备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施工支洞及试验段隧洞累计进尺19.2公里。引红济石工程建设步伐加快,隧洞累计掘进15.56公里,基本建成了引水枢纽工程。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续建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基本完成,29万革命老区群众喝上了黄河水。延安南沟门水库顺利实现大坝截流,咸阳亭口水库正式开工建设,西安李家河、榆林王圪堵、铜川龙潭等重点水库工程顺利实现节点目标。东庄水库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支撑项目建议书的三大专题已经完成。
在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陕西省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80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供水入户率达90%以上。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扩建试点工作,24个县城供水工程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项目进展顺利,19个县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县城供水保障率。
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让曾因缺水紧锁眉头的三秦父老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推进防洪工程建设 科学防御护卫安澜
横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不仅是陕西的母亲河,也是陕西防汛的“心腹之患”。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渭河的“病害”,秉持“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高规格治理目标,陕西全线启动渭河综合整治工程。陕西省治渭办和沿渭各市迅速行动,超常规开展工作,沿渭群众自发支持,部队官兵主动请缨,创新投融资体制,细化节点目标,集中优势力量,昼夜奋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渭河综合整治工程迅速推进,五年整治任务有望提前两年完成。通过治理,2011年夏天,渭河成功经受住了30年来最大洪水的考验,治理成效初显。
为加快解决全省防洪薄弱地区突出问题,陕西省先后启动了安康城区东坝防洪、渭南南山支流治理及两华夹槽分洪利用工程,修复水毁工程1200余处,修复加固堤防930公里。同时,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66公里。治理后的中小河流城镇段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农田段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全力推进列入全国建设任务的34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陕西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夯实各方责任,先后有52座小(1)型病险水库、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其中21座主体已完工。落实资金1.8亿元用于全省9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健全基层抗旱服务组织。
防洪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得陕西省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面对2011年渭河30年以来最大洪水和汉江特大秋汛洪水灾害,陕西省按照“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增强防汛预报预警,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在应对汉江秋汛时,提前实施水库统一调度,使得安康水库削减洪峰流量4200立方米每秒,有效避免了安康城区大规模群众撤离和人员伤亡。在迎战渭河流域洪水时,陕西省防总指令各支流水库错峰削峰,控制洪水有序进入渭河,加强全线巡堤防守,实现了渭河堤防无一决口、人民群众无一伤亡,得到了国家防总、水利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创造了多年来渭河防汛史上的奇迹”。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支撑保障粮食增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2011年陕西省继续把灌区更新改造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实施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8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共衬砌改造干支渠道200.24公里,改造建筑物1776座;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水保和坡改梯试点等项目,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修田平地,提高基本农田的总量和质量,新修基本农田72万亩;以中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为重点,狠抓51个小水重点县和15项专项工程、23个中央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县、16个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库区移民安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安康“小工程、大群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五小”水利,完善田间配套,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3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新建修复机井、抽水站1530处,新增提引水能力3100万立方米,完成改造田间输水渠道2122公里。针对关中地区长达106天的严重旱情,开动一切水利设施进行抗旱,累计完成浇灌1125万亩次,为实现全省粮食连续8年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坚持不懈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建设、坡耕地综合整治、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水保工程为重点,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61.7平方公里,新修加固淤地坝1034座,综合治理小流域200个,有力促进水保生态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2011年,陕西水利改革发展精彩画卷完美收官。2012年,陕西水利人将继续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因地制宜谋良策,戮力同心促发展,让陕西不再因水而困,早日实现水润三秦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