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突出重点加快步伐

□本站记者  李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步伐,统筹谋划,适度超前,科学决策,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突出战略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出七点对策。
  一是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规划,遵循水利发展规律,注意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水电能源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使规划更科学、更全面。同时,以规划为龙头,抓好重大水利项目规划编制等工作,确保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尽快落实和实施。
  二是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超前谋划,提前布局,超前发展,重点抓好对新疆发展战略全局具有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水资源宏观配置型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体系。以保障和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流域水资源配置型引调水工程和供水工程,使水资源与全疆经济发展布局相匹配。加强对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具有关键作用的控制性工程建设,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在每条重要的河流上都建设山区控制性骨干工程,切实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积极推进流域开发治理工程建设,配套建设一批重大的蓄、调、引水工程,加快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建设,切实解决资源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三是着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节水是新疆水利永恒的主题。到2020年,在不增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前提下,要把农业用水比重由现在的95%降低到90%以下。一要不断加强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和现有技术的集成配套,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滴灌技术,重点发展滴灌、喷灌、管道灌等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管理水平。二要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要把节水作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性措施,多渠道开源节流,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领域的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四是突出抓好民生水利建设。大力推进与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相配套的生产生活水利设施建设。以南疆三地州为重点,突出民生优先、产业支撑,着力加强生活生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建设27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抓紧实施《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尽早完成“十二五”期间牧民定居目标任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重点城市、河段防洪工程及山洪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用5到10年时间基本消除防灾减灾体系薄弱环节,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灾的能力和水平。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规模化、集中连片的供水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十二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是切实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始终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坚持保护优先,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河流源头区、湿地的保护,维护河流湖泊健康生态,严防源头水生态环境恶化。严禁在生态脆弱、水土不平衡的地区乱开滥垦土地。对已造成生态恶化的地方进行综合施策,加快治理,积极修复生态系统。加强重点区域及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防治,强化水土保持项目监督管理,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建立水土保持、生态用水补偿新机制。
  六是坚决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根据新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地县两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加快制定区域、行业、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回用,切实控制用水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强化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限制排污总量。对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指标和污控指标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完成削减地下水超采量的目标任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七是加快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管理的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探索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按照“强化公益性、规范准公益性、理顺经营性”的原则,区分水利管理服务的不同性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按照水资源公益性和商品性实行差异化的水价政策。
李鸷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