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优先战略聚集财力助推强势发展

  2011年8月24日,水利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陶丽琴

  2011年伊始,中央1号文件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的明确要求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一年来,在人们的期待中,水利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一份来自水利部规计司的统计材料表明:2011年全国水利投资再创新高,中央和地方共落实年度水利建设投资3341亿元,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达113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央财政水利专项资金同比增长70.5%。

  在文件颁布的头一年就有这样明显的增幅,充分显示出各级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治水部署的坚定决心,确实把水利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资金保障成就了如火如荼的水利年,社会各界对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财政发力,交出历史最好成绩

  突破“水瓶颈”,关键在投入。无论是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还是6个月之后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对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规模提出明确的要求。

  为了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水利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千方百计保证水利投入有大幅度增长。

  2011年中央水利投资较上一年增加152亿元,增幅为15.4%。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大幅增加财政对水利的投入。陕西省2011年完成水利投资158亿元,其中省级投资3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46%。

  10%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被社会各界称之为文件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一年来,各地细化措施,确保这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很好地发挥作用。云南提出按土地出让总收入的5%计提专项水利资金,同时明确省级统筹50%,以解决资金规模与农田水利建设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安徽、广东、广西、四川、江西等省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畅通渠道,吸纳社会财力聚集水利

  水利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性质决定政府主导投入应放在水利建设的第一位。然而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揽所有的投入,形成水利投入的多元渠道、多模式格局尤为重要。

  据了解,2011年各地出台了不少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的政策措施。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提出对企业购置专用节水设备的投资给予税额抵免。内蒙古自治区明确非政府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享受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黑龙江省对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灌溉、排水、供水工程占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一事一议”的做法在当今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安徽省一些地区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筹资筹劳的,均由受益范围内的群众自由推选成立理事会来落实,既突破“一事一议”政策限制,又让农民有更大的能力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湖南省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投向水利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筹资投劳。

  想方设法拓展投入渠道支持水利建设所需是战略命题也是现实课题。海南省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经营性水利项目,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加大经营性水利项目融资开发建设力度。而广东省则鼓励和引导自筹资金困难地区实行BT建设模式,推动地方政府、施工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联动,拓宽投资渠道。目前,通过BT模式建设的项目近30宗,引进资金70多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总投资35亿元,引进资金15亿元。

  政策保障,稳定增长未来可期

  2011年5月,河南省新郑市出台政策,每年将不少于5%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用于水利建设,这项政策意味着,今后新郑的水利建设投入将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而增加。

  制定政策,稳定增长水利投入,是2011年各地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头戏。甘肃明确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水利投入按新增财政收入的5%~10%提取。江苏要求市、县财政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湖南提出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与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同步。

  在中央出台《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基础上,全国大部分省份明确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先后有8个省出台了水利建设基金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拓宽了基金来源渠道,其中,江苏省明确从征收的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中提取60%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2011年8月19日,内蒙古水利厅、自治区金融办联合组织多家银行在呼和浩特举行金融支持水利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金融与水利密切合作,搭建投融资平台,增加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在20多个省份已经启动。

  与此同时,水利投入的顶层设计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纷纷将水利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水利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相继颁布实施。

  举全民之力,共绘治水兴邦蓝图,成为2011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陶丽琴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