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兴修连续四年力捧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项“江淮杯”,全县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空前,民生水利工程全面实施……近年来,安徽省和县各项水利事业长足进步,特别是自2011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后,该县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多方筹措资金,给力“四大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连续几年稳定增长。
工程水利强筋健骨
“骨干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旱的主力军!”和县水务局负责人夏善堂说。为紧跟上级水利投资方向,近年来,和县提前编制了沿江泵站技改、中小河流治理等15类骨干水利工程项目规划,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水利项目,建设了一大批大型水利工程,全面增强该县防御水旱灾害能力。仅去年,该县就争取上级1.4亿元的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资金。今年,投资达8000万元的滁河治理等几个大项目又在积极准备上马建设。另外,和县还有储备项目资金15亿多元,这将为今后几年该县更多的骨干工程顺利开工赢得主动。
民生水利化解民忧
今年,和县继续将农村安全饮水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列入33项民生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水库安全“零病险”,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全覆盖。据该县水务局王德英介绍,和县今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于4月初全面开工,项目共解决5.5万农村居民和0.36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2837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计划的45%。另外,该县今年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也获中央财政投资1446万元,项目将于今年汛后开工,明年汛前发挥效益。
资源水利力保运行
“得知在堤防上修建码头对汛期行洪有那么大的影响时,我们立即将建在滁河上的码头拆除了。”和县中正矿业负责人万举毛说。自中央水利工程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政策出台后,该县加大水法宣传力度,全力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以保护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为从根本上遏制各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该县水务部门还不定期与公安、水产、渔政以及地方政府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今年到现在,我县未发生一起重大涉水案件,这是群众保护水利资源意识不断增强的体现。”该县水政执法大队黄玉柱说。
生态水利提升效益
为改变农村渠道淤塞、通水不畅的现状,和县把水利兴修与农村生态保护修复有机结合,采取奖补措施,大力实施安徽省提出的“3+1”工程,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自2010年起,该县计划用5年时间将全县沟渠塘坝清淤一遍。截至去年,已经完成沟渠清淤865公里,土方总量达近600万立方米。今年,和县又将182条沟渠清淤、1330口当家塘扩挖及104座农村集体泵站技改项目列入年度水利冬修计划,在充分提高蓄水能力的同时,着力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