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邱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江西省吉安市水利更是好事连连。江西水利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小三峡”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白云山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也开工建设,广袤的农村田畴间、水库旁,到处是群众热火朝天投身水利建设的身影,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水利的和煦春风,处处都可见到投资兴水的动人镜头。这些都是吉安市多点发力,整合各级各类水利建设资金,发挥资金“整合效应”的结果。
锁定政策分“蛋糕”
“搞水利建设需要真金白银,没钱都是纸上谈兵。对水利工作的重视,不仅是发几个文件,关键在抓落实,而落实的核心是资金……”吉安市副市长肖玉兰介绍。近年来,吉安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水利建设的新机遇,研读政策,把握机会,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为抓手,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并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打包到大的项目中,捆绑配套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今年年初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12.6亿元,用于5座大中型水库、321座小(2)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37.9万农村居民和6万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以及整治加固永丰县龙冈畲族乡防洪工程等9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尤其可喜的是,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被列入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届时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田不再难。
吉安市南车灌区、双山灌区、万宝灌区、南澳陂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项目近期将开工建设,计划投资2550万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整治工程、农业开发水土保持工程和70个小水电增效扩容项目也将实施,吉安水利将迎来又一次发展热潮。
“更可喜的是,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水利工程建设列为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来支持。”吉安市水利局局长彭金平表示,吉安市水利局对争取政策扶持和项目对接积极主动,务实靠前,派出专人落实,目前涉及8个方面总投资427亿元的水利建设项目已经通过省水利厅审查并上报水利部,“届时吉安水利将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如何确保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不整合是做加法,整合是做乘法。
横向“整”,建立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协调投入、规范管理的机制。针对目前各行业对农业农村经济投入不断增加,但水利建设资金相对分散的现状,吉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整合集中,统筹使用,做到“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纵向“整”,发挥上级资金的拉动作用,足额落实水利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形成集中资金办大事的良好机制。
“只有先舍,才能后得;只有大投入,才能大平安。”彭金平说,“我们坚持四个方面‘先舍’:舍得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舍得防洪工程投入,舍得对热衷水利建设的乡镇和村组集体及群众奖励,舍得对水利业务部门工作成效奖励。”
今年,吉安市政府又出台了《吉安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征地管理费以及本级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中提取3%,加上征收的防洪保安资金和从中央对地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剔除安排支出后)中提取3%,全部划入水利建设基金。此外,省政府确定的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吉安市中心城区(包括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和市确定有重点防洪任务的新干县、峡江县、吉水县、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和城乡水务统筹的城市,可将提取标准提高到30%,主要用于规划、工程、防洪、奖补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将地方安排的项目计划结合上级安排的项目打捆下达,做大做好水利项目,实现“建一处、成一片、见效一块、带动一方”。
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财政资金的有限性,不可能全面解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问题,吉安市尝试和探索新的融资方式。
划分项目性质,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项目法人招标等,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外资及银行信贷等投资,增强各类资金投入水利的协调性;合理合法地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利用地方政府债券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推进水利工程产权流转制度改革,通过拍卖、买断、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现有水利资金,实现以存量换增量、滚动式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吉安市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依靠群众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人手不足、资金不足等实际问题,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凡是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实行“一事一议”,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凡是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放手让农民去做,实行“民办公助”。通过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等制度,保障农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尤其是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地处山区、较为分散且单个小型灌区批复总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全部由运作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实施,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自建自管自用小农水工程模式,从最重要、最现实、最迫切的水利工程项目做起,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调动农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思路一变天地宽。吉水县引进外资1亿元建起自来水厂,日供水2万吨,帮助15万群众饮上放心水。青原区富滩镇引进外地投资60万元,兴修栋坑水库进行绿色综合开发,可新增灌溉面积200余亩,改善灌溉面积150亩,新增水产养殖面积80亩;富田镇杨柳村利用村里多年的松脂收入,投资16万元兴建两座库容量为11.8万立方米的小山塘水库,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5亩。遂川县衙前镇衙前村采用“两委”提议,党员大会形成预案,村民代表会议形成决议,村干部分工执行,村民选出代表进行监督,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动员群众自筹资金修建水渠4000多米,总投资近20万元,可解决8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