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宜都:“五笔账”调动农民治水热情

  □本报通讯员  李广彦  文/图

  湖北省宜都市实施“产权受益户共有制”改革后,扭转了过去小型水利设施“使用个个有份、管理人人无责”的状况,调动了农民兴修水利的热情,有效破解了农村小水利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的难题。前不久,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对宜都市的改革经验赞誉有加:“踏破铁鞋无觅处,成功经验在宜都。”而这项改革的源头,来自“五笔账”。

  宜都市现有各类水利设施1.04万处,其中堰塘1.02万口。过去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垃圾坑、污水塘比比皆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严重“缩水”,农田灌溉率只有60%,农民群众意见大。“土地承包后,田种好了。山林承包后,树管好了。如果将塘堰等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责权利落实到户,工程就会有人建,建后有人管,管好水长流,农田灌溉不用愁。”按照这个思路,市水利部门引导农民算好“五笔账”,撬动了民间投资水利的杠杆,平均年拉动农民水利投入5000多万元。

  ——灌溉账。全市有1万多口存量堰塘,按每口堰塘平均蓄满2000立方米水计算,总蓄水量可达2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增200座1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每口堰塘按有效灌溉4亩农田计算,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40万亩。

  ——投入账。改革初始,宜都市水利部门选择120口堰塘进行试点,市财政对每整治一口堰塘补助1500~2500元。不到半年时间,受益农户对每口堰塘的投入达到了4000元左右,产生了1∶3的投入“拉动效应”。照此计算,全市1万口堰塘财政只需补助2000万元左右,便可带动农民5000多万元的综合投入,凸显了农民的主体作用。

  ——管理账。过去农村塘堰基本无人管,改革后产生了管理人,负责堰塘的建设和管理。村委会与受益农户签订《水利工程使用权变更合同》,确保经营权到农户;受益农户之间签订《水利工程管理合同》,确保管理权到农户。1万多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责任,由农民直接管理,既节省了政府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实际管理效益,呈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

  ——安全账。针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分散在全市各地的实际,宜都市政府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的同时,市财政每年拿出近2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建水、用水、管水,较好地解决了水利工程偏僻、政府管理鞭长莫及的难题,防汛安全和抗旱用水的保障能力均得以提高,山区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的压力得到缓解。

  ——生态账。宜都在改革中借鉴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发证的做法,对实施“产权受益户共有制”改革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由市政府统一核发“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属证书”,把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不仅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也增强了生态保护的法律意识。一旦企业发展出现污染现象,招商引资项目出现侵占水利设施情况,农民就能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农村堰塘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当家堰”。

  “五笔账”笔笔算到点子上,算出细水长流的效益。五年来,宜都全市水利建设投资逐年递增,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5亿元,其中农民投资投劳占三分之一,建设各类水利工程5200处,整治堰塘4250口,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2万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11月2日

        
李广彦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