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十年法制路 砥砺谱新篇——淮委贯彻实施新水法为维护河流健康护航

  盛夏七月,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滕州市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游人如织,朵朵荷花含苞欲放,鲜艳夺目,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呈现眼前。
  南四湖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由南阳、昭阳、独山和微山4个无明显分界的湖泊串联而成,流域总面积3.17万平方公里。现在碧波荡漾的南四湖,曾因湖区“插花地”多,在湖田湖产、水域利用、水资源开发、抗旱排涝、航道开挖、河道清淤及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水事纠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为人们的期盼。
  2002年新水法颁布实施后,淮委直属基层单位——南四湖管理局努力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认真执行新水法,依靠法律武器,紧紧抓住强化管理与促进和谐两大主题,积极发挥流域机构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动协调和综合平衡作用,使南四湖地区的水事矛盾明显缓解,促进了该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这只是淮委贯彻实施新水法的一个缩影。

  强化管理开创事业新局面

  翻阅淮委水政工作大事记,我们看到了许多淮委贯彻实施新水法的典型事例:
  自2005年春季开始,淮河流域持续少雨,洪泽湖水位快速下降。进入7月,洪泽湖水位降至死水位,湖区航运中断,周边地区用水告急。与此同时,从6月下旬开始,沂沭泗流域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根据淮委北水南调,实施“引沂济淮”的思想,按照统一部署,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与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调度,及时将沂沭泗流域洪水资源调往洪泽湖,缓解了洪泽湖及其周边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
  2006年,淮委组织河南、安徽有关各方建立起豫皖边界洪汝河采砂联合管理工作机制;2008年,淮委组织河南、安徽有关各方建立起淮河干流洪河口——史河口河段采砂联合管理工作机制;2009年,淮委组织安徽、江苏有关水利部门,建立淮河干流皖苏省界河段采砂联合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活动,稳步推进了淮河干流省界河湖采砂管理工作。
  十年弹指如一瞬,一件件典型事例背后映衬出淮委人在贯彻实施新水法各项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辛勤付出。如今,流域内各类水事活动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流域管理的每一项职责都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现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已经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依法用水、依法保护水也成为社会的共识。

  水法治建设成绩斐然

  十年来,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淮委在全流域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新水法的高潮,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新水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全面展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科学配置水资源频添佳话。
  十年中,新水法在淮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防汛抗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间,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流域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立,执法体制逐步理顺,执法保障能力持续加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此外,淮河流域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约建立并得到落实,有效维护了省际边界水事秩序。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为推进流域依法治水创造了良好环境。
  淮委和流域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扎实开展水质、水量和水环境评价,制定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定期发布《淮河流域水资源公报》;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积极推行水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同意书制度,确保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全面实施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审查,着力做好涉河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加强河道采砂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依法打击非法采砂活动,维护水利工程和防洪安全;不断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大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进一步加强

  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建立,江、淮、沂沭泗水资源跨流域调水体系初步形成,跨省、跨水系、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此外,以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使用管理进一步强化,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障。
  水污染防治工作也持续推进,污染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流域内重大水污染事故明显减少;严格入河排污管理,入河排污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淮河水质持续好转;水污染联防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枯水期河流水质,降低了淮河干流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为跨区域、跨部门团结治污,共同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治淮各项工作依法稳步推进

  目前,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由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组成的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为推进治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淮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枢纽和湖泊等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淮河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流域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组织体系日臻完善,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流域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淮河流域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流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形成。治淮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基础地位和命脉作用。
  十年法制路,砥砺谱新篇。新水法的颁布,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是新时期依法治水管水的新起点。同时,也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时期新阶段,治淮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民生水利呼声、生态与环境改善、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发展需求,无不考验着治淮工作的支撑保障能力。淮委推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程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正努力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朝着全面推进治淮法制建设进程、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征程上大步迈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8月21日

唐伟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