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局长田中兴:小水电跨越发展 惠及“三农”

2012-10-23

  我国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农村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可开发量达1.28亿千瓦,遍布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00多个县(市)。

  进入新世纪,小水电从主要解决山区农村无电问题逐步转向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带动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通过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建设,小水电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问:请用数字说明农村水电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田中兴:从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来看,自2002年以来,十年间,农村水电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5000余座,装机容量6212万千瓦,小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约占我国水电的30%。

  2011年年末装机较2002年的2626万千瓦,增长近137%。十年累计新增装机3586万千瓦,是新中国成立至2002年53年间新增装机总和的133%。

  2011年,农村水电全年发电量为1757亿千瓦时,较2002年全年发电量947亿千瓦时,增长了85.5%。十年累计发电量达13908亿千瓦时,是新中国成立至2002年53年间累计发电量总和的140%。按照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计算,相当于节约了4.9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9亿吨,减排二氧化硫412万吨。为改善农村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完成投资和固定资产来看,2011年农村水电共完成投资424.4亿元,比之十年前的247.5亿元,增长了71.5%。2011年,农村水电财政投入1元钱,带动社会投资15.51元,与2002年财政投入1元钱,带动社会投资4.45元相比,投资拉动率提升了249%。

  2011年,农村水电站固定资产达3915亿元,较2002年的838亿元增长了367%。

  问:请介绍一下“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情况。新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田中兴:1983年,依靠开发小水电、建设配套电网,我国开始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分别建成了409个和432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累计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871万千瓦,占同期全国农村水电新增装机的80%。这些县的户通电率从2000年的96%提高到2010年的99.8%,户均年生活用电量从300千瓦时提高到800千瓦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建成的432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累计解决90多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3%,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8%,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已全面启动。按照《“十二五”全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要求,5年将建成30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基本解决规划区内农村无电缺电人口用电问题,使这些县人均年用电量和户均年生活用电量都增长25%以上。

  问: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目前建设情况如何?“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田中兴:在农村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国家补助建设小水电站,低价供电给当地农民,让农民用电做饭、取暖,不再砍树烧柴,保护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温家宝总理亲自将其命名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通过开发山区丰富的农村水能资源,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工建设了311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有159个项目建成发电,形成代燃料装机33.1万千瓦,解决了31.8万户、120多万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 500万亩,巩固了退耕还林,避免了水土流失,恢复了青山绿水,改善了人居环境。

  小水电代燃料使山区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上山砍柴、烟熏火燎的日子,过上了现代、文明、健康的新生活,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国家批复的《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新增代燃料装机140万千瓦,解决140万户、560万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2000万亩。

  问:为什么要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田中兴:我国1995年前投运、具有增效扩容改造潜力的农村水电站有5700多座,装机容量近800万千瓦。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早期建设的农村水电站设备设施老化,能效逐年衰减,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能资源,影响综合效益的发挥,还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对这些老旧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不仅能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还能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让当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但是,由于承担公益性任务较多、上网电价偏低和体制机制不顺等多方面原因,早期建设的农村水电站无力依靠自身积累进行改造升级。

  为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提高农村水电综合能效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农村水电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2011年,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开始在浙江、重庆、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开展,今年将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作,完成5700多座农村水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任务,巩固新增325亿千瓦时水电发电能力,全面提高农村水电综合能效和现代化水平。

  问:我国农村小水电发展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 

  田中兴:我国开发小水电、建设农村电气化的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联合国国际小水电组织总部设在我国杭州。近年来,国际小水电中心和亚太小水电中心先后为40多个国家提供了小水电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大批小水电技术骨干,带动了国内小水电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小水电“点亮非洲”项目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