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飞
“你看,即便今天是阴天,时而还有些小雨,但大凌河两旁的人依然不少。”记者顺着辽宁省朝阳市凌河管理局局长李延昌手指的方向望去,三三两两的人漫步在大凌河两岸,或交流,或甩动鱼竿,或扭腰跳跃,或静止远望……
河段整治 让市民更幸福
8月,记者随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到辽宁省朝阳市采访,目睹了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的壮观:一条“玉带”由山间蜿蜒飘来,两岸的植被郁郁葱葱,镶嵌在右岸的广场,像一个玉盘与左岸的高楼遥遥相对,两座跨河大桥更是增加了整幅画面的立体感……
辽宁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殿武笑着说:“昨天我做报告的时候就说了,我说再多也没用,凌河的治理效果关键还需要你们记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一行的辽宁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来永生用了两个词语形容这里的美景——震撼、感动,关注并采访辽宁环保多年的中国环境报辽宁记者站站长丁冬则说了三个“没想到”。十多人的记者团无不对此竖拇指称赞。
大凌河是朝阳人的母亲河,然而,未治理前却是千疮百孔。“大凌河治理前,两岸全是荒滩,遇到水少的时候就是一条小河沟,还散发着臭味。”市民张大爷说,“以前晚上吃完饭就直接看电视或者打麻将,现在大凌河治理出效果之后,每天晚上不出来沿着河岸走走,都感觉少了些什么。”
朝阳市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凌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总体部署,把建设“水清、滩绿、景美、路通”的绿色生态长廊作为工作目标,突出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和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综合整治三期工程两个重点,抓好退田还河、生态治理、河道治理三项工程,夯实前期规划、水政执法、项目建设管理和凌河流域管理维护四个基础。一年多来,通过退田还河、生态封育、疏浚河道、水污染治理、规范采砂、修堤筑坝、铺路架桥,凌河流域治理与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朝阳市市长王明玉说:“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大凌河城区段整治之后,环境得以保持,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增强了居民的自豪感,尤其是提升了居民的素质。以前大凌河两岸脏、乱、差,老百姓乱丢乱扔,现在环境好了,他们不但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也感染了周围人。如果有人在这边随地吐痰,自己都觉得脸红。”
部署落实 让责任更明确
2010年9月,辽宁省委、省政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大小凌河划区设局做出了重要决定:正式建立凌河保护区,成立辽宁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11月25日,省长陈政高出席辽宁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挂牌仪式并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见大效,五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开启了凌河治理保护的新篇章。
朝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四个朝阳”的理念,即“生态朝阳、文化朝阳、诚信朝阳、幸福朝阳”。而大凌河的治理正是践行这个理念积极而有效的行动。
2011年3月3日,朝阳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各县(市)区也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凌河管理和保护机构。
2012年伊始,朝阳市就召开了全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大会,下发了《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落实了整治任务,明确了水污染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县(市)也均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整治方案。市本级和各县(市)分别成立了由环保、安监、水利、凌河、林业、国土、畜牧和农业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执法小组,在全市开展了大凌河及主要支流河道污染整治专项检查行动。
朝阳市全面启动了大、小凌河两岸新城镇建设,编制了《朝阳市大、小凌河两岸新市镇建设规划》,由各地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细化任务,层层落实,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市、县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充分发挥凌河总体规划引领和控制作用的同时,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推进。
朝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树轩说:“为了保护凌河的生态环境,人大组成了监督小组,几乎走遍了朝阳市辖的凌河。为了达到监督效果,我们都是当天去,当天通知。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杀个回马枪’,检查完了再回来,看看这些尾矿库是不是只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检查。”
多措并举 让环境更优美
为彻底改善凌河流域沿河尾矿库乱排、河流严重污染和侵占河道等突出问题,朝阳市打响了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攻坚战,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市领导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加强工作调度,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完成了沿河排污口排查和排污断面核定等工作,完成了全市192个尾矿库的治理工作,全市凌河流域实行“河长制”,在17个水质水量考核断面上实施有效水质监督,积极和上游的城市协调解决跨界水污染等问题。在“情况明、责任清、督到位”的措施保障下,有效监督排污企业污水治理达标后排放,以确保凌河流域年内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为了保护凌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除了治污,朝阳市还实施了“退田还河”。朝阳市把退田还河工作作为振兴朝阳的一个支点,成立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划定封育区域,确定栽植计划,严格登记造册,切实做到了“四个严禁”(在封育线内严禁播种、严禁抢栽、严禁抢建、严禁抢占)“四个清楚”(还河面积清楚、土地权属清楚、在册不在册清楚、承种承包者清楚)“六个到户”(调查核实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张榜公布到户、登记造册到户、签订协议到户、发放补偿到户),保证了退田还河工作落到实处,凌河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大凌河朝阳燕都新城段综合整治工程、大凌河干流源点喀左湿地工程、大凌河喀左南哨、水泉段生态封育区和北票市常河营十里生态长廊被省凌河保护区管理局确定为生态治理样板工程。
此外,朝阳市还启动了生态治理项目,完成了城区段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生态蓄水工程、源头区治理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等五大工程。同时,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增加市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地推进沿河新城镇建设进程。现在的大凌河燕都新城段综合整治工程就是贯彻落实辽宁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部署的有力举措。
“凌河治理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朝阳目前已经描绘出沿凌河两岸全力建设‘生态带、旅游带、城市带’的宏伟蓝图。但是,如何让这条辽西的母亲河焕发出勃勃生机,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参与。”李延昌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