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陕西渭河杨凌段北岸的大堤上,滚滚渭河水沿着河道一路欢腾地向下游流淌。岸边新修的32米宽的河堤大道宽阔平整,一眼看不到尽头。路旁的绿化带生机一片。河堤背坡下各种灌木、乔木郁郁葱葱,绵延数里。
然而,就在一年半以前,这段位于渭河中游、全长11.8公里的河段还在防洪、生态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原有堤防抵御洪水能力低下,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的要求;河道内多年来无序采砂甚至违法采砂行为,造成河道沙坑、沙滩遍布,自然河床破坏严重,河道内生态景观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洪安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于人们肆意毁林开荒、乱排污水,水质恶化、水源锐减、生态失衡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对陕西的供水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制约。
根据实际情况,陕西省做出综合整治渭河的决定,并于2011年4月,在杨凌打响治理渭河第一枪。
自2011年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杨凌示范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要求,推动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堤防建设全面完成。目前,北岸11.8公里、32米宽渭河堤防加宽加固工程已全面完成,堤防防洪能力全部达到百年一遇;南岸1.08公里堤防全面加宽加固;11.8公里堤顶道路全线竣工通车;河堤绿化工程基本完成。
水面及生态景观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滩区清理3.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河道整治和左岸护滩工程已于8月底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河道整治及护滩工程,明年汛前建成一级蓄水景观区。
水污染防治工程投入运行。杨凌示范区通过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源治理,控制排污总量,将污染防治与防洪、筑坝蓄水、绿化景观相结合。目前,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杨凌示范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能力15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计划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