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17日讯 在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执行项目的中期检查汇报会上传来佳讯,由地处益阳市的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为主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
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浅控结合’灌溉技术推广”项目的执行情况获得水利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水利部已将该项目评定为优秀推广项目。
益阳是湖南粮食主产地之一,长期以来,农民沿用“淹水种稻”、“深水返青”、“寸水打苞”灌溉习惯,造成稻田水肥气热不协调,根层供氧不足,病虫害及后期早衰倒伏严重,且田间耗水量大,管理成本高,粮食产量及生产效益低,农民迫切需要节水省工又增产的灌溉技术。
针对“三农”所需,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把水稻高产栽培“浅控结合”灌溉技术确定为2012—2014年重点公益项目,通过技术培训和推广示范,形成相应的辐射区,改变农民传统灌溉理念,促进农业资源有效、合理的应用,并明确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承担该项目的实施。
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接到任务之后,通过详细调研,确定桃江县桃花江灌区、南县青树嘴镇、赫山区沧水铺镇为大面积试验示范区,迅速制定了以“四浅三控”为核心内容的子课题,按水稻成长节点研究节水灌溉中的各类技术参数。这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淹水灌溉方式,改善了水稻生长的生态环境,显著地降低了稻田耗水量,减少农药及化肥用量,并增强了水稻抗病、抗倒伏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在3个示范区大面积试验中,该站建立了专家联户的技术保障措施。成立了湖南省水利厅张振全总工任组长的15人制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工作,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全面构筑了专干蹲点的管理体系。在灌溉试验中心站、县、镇村抽调人员建立了一支近100人的技术专干,联系村、组和对比试验田的工作,履行宣传发动、技术普及、环境协调和试验测产等职能。
专题布局,专家联户,专干蹲点,使该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试验示范效果。示范区农民基本掌握了“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对局地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有效应对能力得到了增强,种田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得到大幅提升,并产生了较好的辐射效应,示范区周边20~30%的农民已能自觉运用该技术进行水稻生产。通过科学节水种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用水资源供需矛盾。通过合理控制田间水分,有效调节施肥量,提高田间管理科学化水平,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投入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从而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
随着“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试验示范成果的全国性推广,将为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构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体系、优化水资源控制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