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薛正在堤防养护中

小薛正在堤防养护中
马文奎在挖树坑

谢振华近照

张玉卿在部队时的照片
中国水利网站讯 在东平黄河河务局基层单位,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刚参加治黄工作不久,涉世未深,是我们俗称的“90后”;他们谈吐前卫,个性张扬,追逐与潮流相关的一切事物,喜欢K歌,张口闭口“全都out了”。然而,“五一”前的一次偶然工作接触,让笔者了解到这个群体成员不一样的另一面。
薛祥瑞,1990年出生,2012年成为了东平黄河河务局出湖闸管理所的一名守闸职工。初识小薛,一身洗得掉色的迷彩,发福的体型,一米七零的个头,脸上还挂着少许的稚嫩,这是他给笔者的最初印象。看到他正在涵闸前忙活,上前问道:
“你这是干什么呢?”
“自己看。”
“看不懂。”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这便是笔者与小薛的第一次交流,眼前的他,身上沾着油污,左手拿着一个塑料盆,里面全是黄色的粘稠体,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油气,右手拿着一个木筷子在里面搅来搅去。待搅匀后,拿着刷子往涵闸钢丝绳上上油,一上一下,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
“看仔细了,这是黄油,为防止涵闸钢丝绳生锈,需定时进行涵闸保养,刀不磨会锈,钢丝绳也是这样地,明白了吗?”他简单的两句解答,语气俨然一位教师对学生的说教。
笔者被他逗笑了,他也跟着笑了。
在他所在的涵闸,是东平湖水库超警界水位时泄洪的重要涵闸之一,位置说不上特别偏远,但绝对称不上繁华,离乡镇还有好几里路,吃饭、住宿条件不是很好,更别提享受高一些的物质条件了。“现在都有手机,安装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上网、听歌、看电影、球赛,一点也不耽误。”这便是小薛工作以外打发时间的娱乐工具了。看上去,他很满足。
和小薛接触,让笔者了解到一个有梦想的90后。他说,参加工作之前,和朋友合伙开了家服装折扣店,或许市场了解不够和个人经营欠缺的原因吧,最后不得不转让了。“我一直梦想有自己的实体店面,哪怕这个店不大,拥有自己的事业,我会为实现这个梦想继续前行。”他讲话的时候,眼神中流露出坚定与执著。
小薛是“黄河二代”,父亲也在黄河河务部门工作,他自称,参加治黄工作是接过父亲手中的“钢枪”,不能给父亲丢面子,要踏实的干工作,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只是责任分工不同而已。一年来,他从庞口闸调到清河门闸,又调往陈山口闸,这期间,他熟悉了涵闸的操作要领和养护技巧,适应了工作岗位要求,“感觉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艰苦,”和老一辈涵闸养护职工,一起守闸、养闸、护闸,日复一日。
小薛的勤快、踏实、好学,在他所在涵闸负责人那里得到了验证,“小薛可是个好同志,刚来时,考虑到刚参加工作,在划分堤防养护责任段的时候,给他划分了200米的责任段,他不干,非要求和其他职工一样,也划分500米的责任段,还口口声声要‘一视同仁’,在后来的工程养护评比中,他的分数都不算低。这小子,让我们刮目相看啊!”涵闸负责人言语中充满对小薛赞誉。
在基层黄河,像小薛这样的90后治黄职工不在少数,他们是侯飞、解龙、谢振华、张玉卿、马文奎、王聪等等,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基层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动最光荣”的青春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青春光华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