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清水工程——绍兴治水新坐标

2013-11-21

 

  浙江绍兴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从大禹治水,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水塑造了绍兴的历史人文,也承载着绍兴的经济发展。然而,经济发展也给绍兴的水出了难题,全市水体普遍污染的严峻形势,让“清水”成为绍兴治水的新坐标。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绍兴市委、市政府全力实施以改善河网水质为核心的“清水工程”建设,大力度推进水环境治理。

  今年3月,绍兴市政府公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2011年年底,全市55个水质监测断面水功能区达标或基本达标率已达65%,比年初提高14%,类及劣类断面减少6个。水变清了,这是水乡之幸,也是民生之幸。

  清水工程 

  绍兴打造“山水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 

  2007年,绍兴市连续第二年成为长三角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绍兴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要把绍兴建成“山水宜居城市”和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目标。

  南国水乡的特点,决定了绍兴要建设宜居环境,必须把水环境搞好。作为这项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清水工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清水工程”,由引水活水、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综合整治四大工作任务组成。这是一项对所有水污染因素进行围歼的工程,是绍兴掀起的又一轮全民治水高潮。

  自2007年开始,经过三年的努力,绍兴建成了曹娥江引水工程,清除了近450万立方米河道淤泥,完成24个老小区截污改造和8条内河排污管网铺设,治理了11.6公里河道并建设沿岸景观绿化带。这些措施使市区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全市范围内的河道尤其是县级和镇级河道里的水仍未见明显清澈。

  2010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实施清水工程,确定了新一轮的清水目标。2011年,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更加坚定了绍兴治水的决心:要在全市尽早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5年努力,江河湖库等水域按水功能区要求全部达标,一定要还清水于民!

  新一轮清水工程虽然还是由四大任务组成,但内涵进一步延伸。引水活水包括了引水工程运行管理、内河水系提升改造、内河翻水优化调度和平原河网活水畅流等四项任务。截污治污则包含着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市直开发区(新区)排污配套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清淤疏浚则不仅针对城区、郊区河道,还包括了县级河道,不仅提出了清淤的目标,还提出了淤泥处置的目标以及清淤后的管理目标。综合整治的内容则更为宽泛,有水环境整治、采砂整治、古运河环境治理、河道清草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河道沿岸垃圾清理和畜禽养殖治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绍兴市专门成立了市清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市长钱建民任组长并每月主持召开一次清水工程研究和督查会,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分别任副组长,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在市水利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清水工程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参照搭设相应组织机构。

  改革引领 

  强化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清水”作用 

  “江南水乡”的水质恶化,非一朝一夕能彻底改变。尤其是绍兴这片依赖水乡条件兴起并发展的热土。绍兴传统工业被称为“三缸经济”,即酒缸、酱缸和染缸,每一“缸”都以水资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目前,这些产业仍然兴旺,加之人口高度聚集,要让水质在短时间内明显好转,谈何容易!

  2011年,绍兴当地新闻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境内水环境问题进行了大曝光。

  媒体高调关注水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记者从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钱建民那里了解到:媒体的这些报道都是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的,有的甚至是市领导提供的新闻线索。

  绍兴市领导为什么要鼓励媒体自扬家丑、自我曝光呢?钱建民感叹,要让绍兴所有的河道里流淌清水,最大难度是改变人的观念。千百年来,在老百姓生活里已形成了很多伤害河流水域的习惯,如排污、倒垃圾、洗涮等,一些官员也是见之不怪,管束不严,甚至发生了如媒体曝光所示的一些恶性破坏水质之举。因此,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从思想意识抓起,让媒体配合,宣传,教育,敦促,监督,动员全市百姓投入清水护水行列中,推进清水工程目标的实现。

  攻坚克难,意识先行。在绍兴,从市长到水利局局长,谈起清水工程,首先说的不是要投入多少钱建多少工程,而是总要先强调他们的“意识先行”,谈工作思路的改变,谈工作机制的改革。

  实现向“两综”改变,是绍兴推进清水工程的总策略:在工作思路上,逐步实现由污染源控制为主向综合防治改变;在工作手段上,逐步实现由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转变。按照这个思路,绍兴市首先着力建设三大机制。

  ——进一步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市政府出台了《绍兴市清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绍兴市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并将考核结果列为市政府对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同时,开展清水工程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

  ——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市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对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和追究党纪政纪处分的实施意见》。在环境违法处理中首次引入行政拘留,2011年就行政拘留了42人,刑事拘留了1人,加强了执法的威慑力。

  ——进一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绍兴市政府2008年就出台了《关于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意见》,这些年相继出台了《绍兴市汤浦水库水源环境保护办法》和《关于对印染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信贷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大绿色信贷力度,强化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导向功能。

  建立制度,更需要监督制度的落实。每年年初,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下达清水工程年度目标责任书和工作任务计划,依照《绍兴市清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绍兴市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市清水办会同有关单位对各地清水工程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督查,年底进行严格考核。

  思路的转变,机制的完善,使各级领导以及相关产业的负责人乃至更多的民众认清了一个道理: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利润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绍兴市的清水工程建设人人有责。机制“逼”得各方人员想方设法“节能减排”、截污整治,还相继建立了“河长制”,行政领导为当地河流之“长”,负有河流健康的看护之责。

  限制纳污 

  让全市的水早日清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清水重返城乡河道,源头治理、限制纳污是关键所在。限制纳污需要决心,同样需要智慧。

  2011年年底,绍兴县知名印染企业红绿蓝印染有限公司斥资36万美元,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新的生产线将原本用于数码打样的技术应用于全部生产过程,使企业生产真正实现了“零污染”。这一产业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就是排污权交易政策。

  2007年年底,《绍兴市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意见》出台,2008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并逐步在各县(市、区)推开,跟该项制度配套的“实施办法”“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也同时出台。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排污权在初次分配后,实施各单位可以持证有偿排污;同时排污权可以回购,即企业通过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削减下来的污染物指标,可以要求政府回购;排污权可以在企业间进行交易,经政府核实批准,企业可以有偿出让或受让排污权。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到2011年年底,市区已有1089家单位实现排污权有偿使用,已缴纳排污权有偿使用金12384.9万元。政府回购排污指标239.5吨每日,通过交易平台,已完成805吨每日的废水排污权交易。同时,全市共有114家企业办理排污权抵押贷款,涉及贷款总金额8.94亿元。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遏制了高污染企业的增长势头,促进了像红绿蓝公司这样一大批化工、印染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力地推进了污染减排任务的落实。

  在限制工业污水排放方面,绍兴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力度,如绍兴县已有96家企业签约集聚,有17家已经动工建设。工业污染主要抓排污口封堵、排污控制,进行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污水厂异地交叉派驻环保监管员及安装刷卡排污自动控制系统建设等,强化污染源在线预警监控,发布预警短信等。

  生活污水治理主要针对餐饮和居民小区。城区对30个座位以上或经营面积40平方米以上的餐馆要求其安装纳污管或者污水委托清运,按规划对旧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以及截污入网或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农业污染则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方式,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展沼气以及养殖场搬迁集聚统一处理污物等办法,加以控制。

  清水工程开展以来,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集中精力和时间解决突出问题。如市环保局与市纪委、公安局、监察局联合开展全市环境违法专项整治活动,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区餐饮污水专项整治活动,市水利局牵头组织绍虞平原河网清草保洁专项整治和河道清污(淤)专项整治及建筑工地非法取水专项整治等活动,既铲除了长期以来影响河流健康的一些痼疾顽症,更是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增强了社会公众保护河流的意识。

  与此同时,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也加快推进。2011年,全市建成污水管网97公里,建成万里清水河道216公里,曹娥江采砂专项治理基本完成,拆除和清理非法涉河建筑、河道弃土75处,恢复水域面积22417平方米。

  现在,绍兴老百姓明显感觉到,河道里的水质变好了,市区沿河钓鱼的人多了,冬天下环城河冬泳的人多了,大家一起在城河中品味治水的成果。

  站在新治理的鉴湖边,看着已修成或者正在施工的河边文化景观,望着清澈而整洁的水面,以“清水工程”为开篇,绍兴治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清水工程,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绍兴市实现经济富裕山水宜居城市的一个先决条件。虽征程艰难,工程浩大,牵涉面宽,但一个好的开局已经形成,这让人们信心倍增,相信前景会更加美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