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统计局联合发布《黑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公布全省水利普查主要成果。
黑龙江省水利普查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松辽委水利普查办的指导下,经过全省各地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3年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第一次水利普查各阶段任务。
本次水利普查主要成果: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881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53个;水库1148座,规模以上水电站70座,规模以上水闸1276座,5级及以上堤防12292公里,规模以上泵站910座;全省灌溉面积6687.06万亩,灌区14.54万处;地下水取水井327.26万眼;经济社会年度用水量337.63亿立方米;河湖取水口3229个,已治理河段长度7964公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26563平方公里;水利行业从业人员44190人。形成了“一表、一图、一库”的省级水利普查成果体系。
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和气温最低的边疆省份,土地面积45.48万平方公里,农垦和森工系统纵横交错,加之地处边疆,普查数据涉密,致使所有数据不能上网传输,县、市、省之间只能依靠人力用光盘报送,普查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难程度在全国独一无二,普查工作量居全国前列。2010年4月,黑龙江省启动水利普查工作,成立普查机构,编制普查方案,落实普查经费,培训普查人员。广大普查工作者在学习中开展工作,在培训中熟悉普查工作流程,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工作中探索,在摸索中前进,新中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在龙江大地拉开帷幕。
各级领导重视 组织保障得力
落实技术支撑 强化三级培训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各级普查工作者边工作、边学习,创造性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省水利厅党组对水利普查工作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在普查专项经费未落实前,先行安排资金用于普查急需的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基础资料收集及宣传等项工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陆兵提出:“我省是农业大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即使国家不开展水利普查,黑龙江省自己也要去做。不把水利家底摸清,怎么能进行‘大水利’建设;不把基础情况查清,谈什么跨越式发展。水利普查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要经费给经费。”
2010年7月,黑龙江省成立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副省长吕维峰担任组长。8月,省水利厅成立了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水利厅副厅长马庆国担任办公室主任(后因工作分工调整,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胥信平任省水普办主任),确定了省水科院、省水利设计院、省水文局、省水保所等4个单位为水利普查省级技术支撑单位。9月,全省完成了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工作。全省共有3.2万人参与水利普查工作,其中选聘普查指导员4553人、普查员12010人。10月,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工作方案》《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工作方案》。全省共设立15个市(地)级普查区、166个县级普查区。2010年12月15日,省水利厅召开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启动会议,对全省水利普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1年2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吕维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财政厅积极落实省本级普查经费,省水利厅建成全省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中心涉密机房并投入使用,为全省水利普查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各地市切实把水利普查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哈尔滨市、大庆市分别投入普查经费1300万元和220万元,并以市设计院为技术支撑,组织市局各科室全员投入水利普查工作。伊春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局长赵国君担任市水普办主任,还配备了3名副局级干部参与普查,坚持因地制宜,集中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各科室技术力量,统一组织市辖15个区开展水利普查工作。
省水普办在加强培训上求突破,务求取得实效。针对县级经费紧张、培训师资力量有限的实际,省水普办扩大培训范围,实行县级普查人员全部到省城统一学习培训。第一期省级水利普查培训班“河湖开发治理保护培训班”于2010年12月10日在哈尔滨市如期举办,此后3天一期,一直持续到2011年元旦前一天结束,省水普办连续举办了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灌区、地下水取水井、行业能力、经济社会用水、综合强化等8期培训班,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整个水利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全省做好水利普查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许多同志都是因为参加了这一阶段的普查培训,才成为后来水利普查的中坚力量。这一阶段的普查培训,掀起了全省水利普查工作的第一个高潮。2011年至2012年,省水普办又陆续举办了河湖基本情况、水土保持野外操作、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填表上报、汇总平衡、督导检查、档案工作等培训班。普查期间,全省共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23期,培训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51270人次,下发各类培训教材27379本。
开展宣传动员 强化技术指导
先行外业采集 建立督查机制
水利普查是新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水利普查的重要性,就需营造一个社会关心、支持、共同参与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省水普办安排专项经费,编制宣传计划,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专门设置了黑龙江水利普查工作网页;在《水利天地》杂志上开设专栏刊登宣传报道文章;编发水利普查简报27期、工作旬报36期;在国普网上刊发了15期工作动态;印制了4000张水普宣传画,制作了14000余件水普宣传品。多渠道、宽领域、大强度的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水利普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黑龙江省地处边疆地区,因界江数据涉密,全省各市县部署了145台保密单机,导致省、地市、县三级互相看不到普查数据,无法掌握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为此,省水普办严格按照《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全程监控,逐级设立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要求,还抽调60余名专家组成省级专家组,通过巡回检查、专项检查、数据审核和抽查评估等形式,深入全省166个县级普查区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普查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
省水普办坚持把督导检查作为推进工作、控制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定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督导检查方案》和《督导检查工作有关技术要求》,规范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督导长效机制,对普查工作全程实施督导检查。省水普办组建了8个省级水利普查督导工作组,同时选派水利厅17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全省水利普查督导工作。2012年春节刚过,省水利厅总规划师、省水普办副主任吴志宏带队,带领各专项技术负责人逐县进行检查指导,其他几位副主任也都划片包干开展督查。检查中,对数据质量差的地区进行二次复检,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市县政府下发督办函。仅这一次检查就历时40天,行程2万余公里,检查组日夜兼程,顶风冒雪,各专项技术负责人不辞辛苦,兢兢业业,放弃了休息,甚至许多人带病坚持工作。普查期间,省水普办先后组织了8次覆盖全省的督导检查,以及6次大规模的专项检查和技术指导,省级累计督导检查时间超过6个月。各市县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的督导检查,龙江县普查办韩俊峰副主任带领县普查办6位专家起早贪黑深入14个乡镇督导检查,常常是过了饭点顾不上吃饭,督导检查期间从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嫩江县、宁安市加强领导,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开展督导检查,严格控制普查进度,确保普查数据质量。3年来,全省累计派出督导检查人员1.7万人次,对基层普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5300人次。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加快了全省水利普查工作进度,保证了普查工作质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黑龙江省进入冬季较早,大雪封山,外业工作时间有限。各级普查机构抢前抓早,积极开展外业采集与处理工作。在野外测量中,广大普查员克服重重困难,有的穿越密林进入无人区,有的遇见了野猪,有的为了查找一个点步行一整天。面对着蚊虫叮咬,面对着深山老林,普查员几乎是徒步前进。他们顶烈日,登峭壁,钻荆棘,翻高山,早出晚归,尤其是许多女同志参加水普外业工作,克服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江市普查员们在地下水专项工作中,为抢进度,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对规模以上水田井逐一进行普查定位,每天在翻整过的水田地里步行20多公里,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龙江县济沁河乡普查指导员顾广发身患癌症,却始终坚持战斗在水利普查一线,利用国庆节时间,不顾寒冷,跑遍全乡镇进行河湖取水口、水利工程和机电井普查定位。省水文局动用本系统150多人抢在入冬前完成了河湖基本情况的外业普查工作。2011年年底,全省水利普查外业工作圆满结束,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对象22万个。
强化省级审核 坚持集中办公
严格质量控制 完善普查档案
质量是水利普查工作的生命,质量控制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全省逐级设立了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要求,认真落实质量控制的流程与方法,通过巡回检查、专项检查、数据审核和抽查评估等形式,监督、检查、指导各级普查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一是针对对象清查,编制普查对象初始名录底册,并进行实地复核和验证,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二是针对台账建设,建立台账建设对象的取用水台账,逐月逐次真实记录,确保经济社会取用水量数据来之有据。三是针对数据采集,采取内外业相结合形式,查访每个普查对象填报单位,登记好各项指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四是针对数据处理,严格控制工作流程,切实把好数据审核关。五是在每次阶段性成果上报前,都要求各级普查机构出具正式文件,普查办主任签字盖章,经过层层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做好整改、落实。
全省严格按照《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细则》要求,坚持普查全过程、全员质量控制。鹤岗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副局长、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一凡根据水利普查专项内容和水务系统各机构职能,设立了7个质量控制组和5级质量控制关,严格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了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各级普查人员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把质量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省水利普查各项目组负责人和专家,在数据上报汇总期间,每天都坚守在计算机旁,不辞辛苦,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水利工程专项技术负责人58岁的刘刚处长,做完大手术,没等身体恢复好,就参加了督导检查和审核工作,带领水利工程项目组人员,加班加点,组织开展审核把关工作。许多参加审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都是带病坚持工作,放弃了休息,顾不上患病的家人,顾不上家里孩子高考、中考等困难,人人都是超负荷工作。面对着一组组的普查数据,面对着全省各地水普人员急切的目光,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把好最后的质量关。省水利厅厅长陆兵,副厅长胥信平、马庆国等厅领导多次召开厅长专题办公会议,检查指导普查工作,勉励大家,强调水利普查数据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主管科技的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徐春太提出水利普查要立足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省水普办积极联系北京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就黑龙江省水利普查空间数据处理和标绘工作展开合作。全省普查工作者经过3个月的艰苦奋战,大幅度提升了全省的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保证了2012年5月23日召开专家初审会议前拿出全省初步成果。经过20次专家审查、2次厅长办公会议审核,并通过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审议,省长批准,于7月9日,省级普查成果分别上报国普办和松辽委水普办。9月底完成了全省水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整改工作。
省水普办还联合省档案局下发了《黑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及《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归档文件材料整理工作的通知》;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做好黑龙江省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安排专业人员,严格按照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水利普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以确保水利普查档案完整、准确、系统,达到验收标准。2012年9月,举办了全省档案工作培训班,在伊春市召开了档案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经过分类整编,省级水利普查档案共完成归档395卷(盒),档案质量得到国家专项验收组的首肯。2013年4月10日,全省水利普查档案以优良等级通过了国家级验收。
这次水利普查,得到了国家、松辽委水利普查办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水利普查承载着几代水利人的希望,普查成果凝聚了广大普查工作者的心血,铸就了龙江水利普查“恪尽职守、严格精细、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如期完成,摸清了全省水利家底,为推动龙江“大水利”“大农业”建设,谋划现代水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