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湖南:摸清三湘水利大省“家底”
——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综述

  5月20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正式向社会发布。历时近3年、凝结着全省5.6万名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心血的全省水利普查,查清了全省江河湖泊基本情况,首次摸清了全省水利“家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次综合性、全方位的普查,也是一项艰巨的基础性、开创性工作。2010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湖南省各级水利普查机构严格按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准确把握《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精神,把水利普查作为全省水利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实施,先后开展了机构组建、方案编制、宣传发动、人员培训、台账建设、清查登记、现场调查、数据处理、汇总审核、填表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按时保质全面完成了全省水利普查各项工作。

  准备充分,精心组织

  确保第一次水利普查一举成功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内容包括6个大项(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水土保持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和2个专项(灌区专项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涉及300多项统计指标。各项工作任务层层相连、各个普查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项工作进度滞后,都将直接影响水利普查的整体进程。

  作为水利大省,湖南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复杂,历来就是洪涝干旱灾害多发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水情仍然是湖南的基本省情,水患仍然是全省人民的心腹大患。正因如此,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涉及范围之广、参与部门之多、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在全省水利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在统计调查史上也是少有的。

  面对难关和挑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部署,确保第一次水利普查一举成功。

  2010年8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一次全省水利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时任副省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明华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吉芳、时任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省统计局局长张世平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为成员。

  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时任省水利厅副厅长詹晓安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8个工作组。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通力合作、全力支持水利普查的工作机制。省国土资源厅迅速免费提供了普查所需的1∶50000、1∶10000纸质地形图和电子图等;省财政厅及时安排省级、市级普查经费,出台全省水利普查经费保障和监督管理办法;省直有关部门分行业下发了积极协助做好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的通知,积极配合开展水利普查工作。

  徐明华强调,要狠抓“五个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扎实有效开展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此后,水利普查前期准备阶段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建立规章制度,出台奖惩机制。省水利普查办先后制定《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方案》《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及各阶段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全省水利普查工作一盘棋。省水利厅建立了普查工作机制,形成全厅参与、共同协作的工作态势;出台了全省水利普查考核评比办法,将水利普查与年度绩效考核、项目申报立项、“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落实普查人员,加强队伍建设。省级水利普查机构从省水利厅机关、省水文局等单位抽调30多名技术人员专职集中办公,市、县普查机构也于2010年年底组建到位。2010年12月20日前,全省完成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工作。此后,省、市、县三级培训工作陆续开展,贯穿普查各个阶段。据统计,全省先后组织省级水利普查培训22期,培训3289人次;市级水利普查培训84期,培训15747人次;县级组织水利普查培训638期,培训103019人次。

  加强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省水利普查办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召开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参加的水利普查宣传工作座谈会,对全省水利普查宣传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湖南日报》、红网、湖南经视等媒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利普查宣传,全省各级水利普查办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促进了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

  “实”“严”“细”“全”

  确保清查登记数据准确

  2011年4月1日,全省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拉开序幕,标志着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从前期准备阶段转向实战阶段。当天,戴军勇等4位省水利厅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到村组现场开展清查登记工作。

  为确保清查登记数据质量,省水利普查办制定下发了《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各专项数据审核方法》《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对象清查现场抽查技术要求》等技术规定,严把据实填报关、初步审核关、抽查复核关、录入校核关。2011年12月8日,省里召开约谈会,对进度相对滞后的市、县(市、区)进行约谈,并在当天的全省水利普查视频会上予以通报,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清查“实”。县级水利普查办严格按照清查登记启动、资料收集、建立名录、培训试点、清查填表、成果审核的技术路线和程序,分区域进行“地毯式”清查,在清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原则下,大胆创新,确保水利普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衡阳、岳阳、茶陵等县各乡镇长与县政府签订“水利普查工作责任状”,将各乡镇水利普查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县乡层层推行“普查工作试点指导”做法,每个乡镇普查指导员办好一个试点村,用以指导面上工作。普查人员在具体的现场调查过程中,充分发扬不怕麻烦、不怕劳累的精神,一家家上门清查,耐心解释,积极沟通,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核查“严”。坚持严格核查,确保清查质量。在清查登记期间,各村普查员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自审,在确定无误后签字并盖上级乡镇章。乡镇指导员对各村资料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确定或有疑问的,进行现场确定,待资料无误后报经分管领导认可,签字确认并加盖乡镇政府印章,上报县级水利普查办。县级水利普查办开展各专项负责人汇总审核、各专项交叉审核、本级专家组审核,派出技术人员采取现场走访或电话访问等形式核实各乡镇数据。

  录入“细”。各级水利普查办完善了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录入工作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对普查数据录入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将录入任务落实到人。为确保数据录入质量和按期完成任务,所有录入人员集体办公,采取两人一机的录入方法,在录入的同时进行校核。按照上级要求,采用抽查复录比对方式,进行录入质量控制;通过机器审核、对象关系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质量检查。

  督查“全”。全省建立了省督导市、抽查县,市督导县,县督导乡村的联动督导长效机制,明确督导时间、内容、方式、任务等,现场交办督导意见,对落后的挂牌督导,确保每次督导的质量和全覆盖。省水利普查办先后4次对全省清查登记阶段各项工作进行督查。市、县两级也通过政府引导、领导管片、干部包块、工作成效与工资挂钩等办法进行督导,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村、入农户、听情况、看重点、查台账,对进度快的通报表扬,对进度慢的通报批评,并开展技术帮扶,形成一级指导一级的局面,促进水利普查工作平衡开展。永顺县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的名义开展水利普查督导工作,有力推动了水利普查工作开展。

  经过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努力,全省完成了水利工程等6个专项清查成果的统计,统计出的清查对象共计653.56万个,完成了水土保持1964个单元的水土流失野外调查成果数字化处理以及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和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普查。

  强化质量控制

  又好又快完成填表上报

  2011年12月31日24时,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标准时点。从2012年1月1日起,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进入数据填表上报阶段,湖南省开展了普查填表上报、数据处理、审核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动员分布在全省数以万计的村级普查区的近40万个普查表填报对象,完成数十万张普查表的填报,同时动员5.6万名水利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协助和指导填报对象完成填报工作。

  水利普查,质量是生命,关键是能否强化质量控制,又好又快完成填表上报阶段各项工作。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既是一次综合性大普查,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如果普查数据有误,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有可能误导决策。”省水利普查办主任詹晓安说。他和省水利普查办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甘明辉多次调度,确保填表上报工作质量和进度。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省水利普查办及时转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办法》及其技术规定,制定下发《关于填表上报阶段普查数据审核工作要求的通知》,对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数据审核工作进行布置,细化了数据审核的内容、方法和流程,逐项提出了明确的数据审核标准和完成时限,统一了数据审核要求。

  统一数据审核程序。结合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辅助审核软件,省水利普查办根据湖南实际,自行研制出6套专项审核程序,编写了经纬度校核程序、空间数据“二十一步”审核流程,对表内、表间、汇总数据、空间标绘等全方位、多角度数据关系进行审核,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

  强化数据汇总平衡。做好市、县审核汇总平衡工作,是保证全省数据质量的基础。2012年4月,省水利普查办下发《湖南省市级、县级审核汇总平衡分析工作方案》,各级水利普查办根据当地实际,完成了《水利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及水量汇总平衡预审核系统》中的参数设置和有关资料收集。省水利普查办选取长沙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醴陵市等县(市、区)作为汇总平衡试点县,运用国家、省级研制的汇总平衡软件,进行初步平衡测试。在试点基础上,省水利普查办派出工作组分赴14个市(州),会同市(州)专项人员对各市(州)、县(市、区)的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平衡审核,既节省了市级审核的时间,又保证了全省审核汇总上报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

  严格普查成果质量审核。2012年5月中旬、6月初,省水利普查办会同省水利厅相关处室,两次组织各市(州)的专项负责人对全省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平衡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时整改;6月中旬,省水利厅再次组织专家对各地普查数据成果进行审核把关;6月下旬,省水利普查办将普查数据成果提交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行函审,根据各成员单位反馈意见又进行整改。

  加强数据复核整改。2012年6月30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完成省级汇总审核,省水利普查办正式向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上报普查成果。根据国务院水利普查办、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普查办、珠江水利委员会水利普查办的审核意见,省水利普查办坚持全省一盘棋,抓住关键时间节点,一步不落、一环不松地组织全省集中统一整改。2012年7月5日,召开了湖南省水利普查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会议,对各县(市、区)空间数据标绘工作进行了全面审核;7月9—15日,召开了湖南省水利普查水量汇总平衡审核会议,各市(州)对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数据进行了交叉审核;8月22—26日,在长沙召开全省普查数据整改工作会议,全省各市(州)专项人员集中整改,各市(州)水利普查办主任坐镇长沙,协调督促各县(市、区)工作,加快了全省整改进度。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省水利普查办与省水利厅相关处室联合开展重点核查。针对全省新增万亩以上灌区数量较多的情况,省水利普查办会同省水利厅工管局多次深入灌区现场核查,对部分不符合灌区定义的新增万亩灌区予以删除;对平原型水库问题,会同省水利厅建管处进行全面审核;对一些用水量异常的单位,省水利普查办会同市、县水利普查办现场复核。

  持续近3年的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范围涉及122个县(136个县级单位)、2402个乡镇、46480个村,清查对象653.56万个,普查对象1333多万个,完成清查、普查表填写100多万张,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近10亿个。通过省、市、县三级水利普查机构扎实有效的工作,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各类水利对象的详细底数,掌握了各类水利对象的数量、结构及各类重要水利对象的空间分布状况,调查了全社会各行业的耗用水情况,为全省今后的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22日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