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山县防办副主任袁小康察看工程受灾情况

芦山县水务局家属宿舍

正在抢险的水利职工

芦山县隆兴供水站站长杨家全在积极抗震救灾
本站记者 刘彦海 蒋文
这里不是战场,却有战争般的危险。这里,就是遭受7.0级强烈地震的雅安。
他们不是士兵,却有战士般的勇敢。他们,就是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水利人。
5年前的汶川、3年前的舟曲……哪里危急,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熟悉“李坤刚”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多次的抢险救灾,却并不认识这个人。此时,坐在同一辆车上,总算是“认识”了他。4月20日,芦山地震当天下午,受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的指派,李坤刚带领工作组又一次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几天来,他和他的团队,按照“确保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冒着危险,深入震中芦山等地,详细了解水利设施震损情况,仔细排查水库、堤防等出现的安全隐患,科学及时处置险情,为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水利抗震救灾提供基础支撑。
“地震发生后,我们全力做好三件事:一是救人,二是排险,三是供水。”芦山县水务局局长曹健想的说的,都是抗震救灾的事儿。
4月23日中午,芦山县水务局职工家属区马路边的一个简易帐蓬,几位妇女坐在里面,翘首盼望着奋战在水利抗震救灾一线的男人们回来吃午饭。时间一点一滴地流过,始终不见男人们的身影,怀中的孩子饿得哭起来,妇女们却仍然守候着在那里,不愿离去。
芦山县防办副主任袁小康在地震中头部受重伤,背部、胳膊都被砸伤了,治疗后第3天,就又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了。
地震时,芦山县沫东水库管理所所长李雪强家的房屋受损严重,李雪强自己的手受了伤,妻子也受了伤,母亲、妻子至今还在灾民安置点。但震后几天,他却没有回过一次家,也没到安置点看过一眼年迈的母亲和深爱的妻子,始终吃住在水利抗震救灾一线。
地震发生后,心里惦着水站的芦山县隆兴供水站站长杨家全,徒步半小时赶到供水站,发现进水口震漏了,无法正常供水。他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取了一部分水,以备村民急需。几天来,杨家全没有离开水站一步,都没来得及去看一眼在这次震中不幸遇难的爷爷。
……
这样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利人。
敬礼!
最可爱的水利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