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记者 范敬英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号角,为太湖流域水利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太湖流域迎来了水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对记者说,太湖局将坚持克难奋进的作风,在水利改革的新坐标上绘制太湖流域治理新蓝图。
叶建春说,目前太湖流域水利工作依然面临巨大挑战。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率低,用水效率低,水环境承载能力多年超负荷,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建立;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应对防洪和供水风险手段不足;流域管理机制和水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监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太湖局将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要求,因地制宜,重点从五方面深化流域水利改革:
强化规划管理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建立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加强对各层级水利规划和其他涉水行业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发挥流域水利规划管理指导的刚性作用。进一步细化实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探索水生态治理联动机制。
坚持依法治水管水,推进水利公共服务。推进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强化跨流域、跨省和跨界河湖涉水活动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促进流域管理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积极推进风险管理,强化防洪供水保障。加快推进流域控制性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和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坚持统筹流域与区域、防洪与排涝、防洪与供水,进一步深化防洪风险和供水风险管理工作,着力提高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加快水利基础建设,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地方投资水利的积极性,加快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符合平原河网地区特点的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元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水系连通体系,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
探索议事协调机制,提高决策执行效率。以流域性法规为法制保障,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议事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沟通快捷、责任明确、协作密切、运转高效的流域议事协调机制。在兴水惠民治水理念的指引下,太湖局将迈着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实步伐,铿锵前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