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坪镇水厂
□本报特约记者 黄良明
6月17日上午,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同心村刘家洼的刘继梅大婶刚洗完一堆衣服,又开始打理着小院的环境。端午节快来了,女儿又该回娘家了。过去每年这时候,她总是背着攒了好几天的换洗衣服下山去大河里清洗,来回一趟好几里路程。现在却不一样了,自来水引到了门前,还成立了管水组织,有了矛盾大伙儿商量解决,吃水用水方便了,村里一派和谐景象。
“过去,这里几十户人家吃水用水都靠一口老水井,天干少雨的时候,免不了打架闹矛盾,新建了饮水安全工程,老问题都解决了,还建立了用水制度,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大伙儿打心眼里高兴。”村民刘邦华打开了家里的水龙头,甘甜的泉水让他心里乐滋滋的。
陕西省白河县是陕南高山缺水地区,山高沟深,水源缺乏,祖祖辈辈习惯了翻山越沟扁担挑水的日子,能像城里人吃上自来水简直是个不敢想的梦。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履行承诺,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民生工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一处饮水安全工程要到几千米外甚至更远处寻找水源,一条水路常常要经过陡峭的山岩或茂密的森林,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克服阻力,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集中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建设。一个个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让老百姓逐步摆脱了靠天吃水的困境。
“以水养水,持续发展”,茅坪镇供水厂的一幅标语非常醒目。这是茅坪镇供水协会负责人柴登安心里的八个字,多年的管水经验用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
“过去修建的工程,管子破了无人管,断水了无人过问,吃水的不交钱,交钱的吃不上水,群众意见很大,现在有了新制度,有了管水组织,遇上问题大伙儿都上心,协商解决,那些闹心的事再也没有了。”柴登安正忙着为一用水户更换新龙头,他的话很朴素可更有代表性。
白河县按照政府指导、社会监督、协会经营、责权统一、分级服务、以水养水、持续发展的建管模式,走出了一条科学的饮水安全管理新路子。近10年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完成集镇饮水建设12处、村级集中饮水124处,解决20.2万群众的饮水困难,组建镇村群众供水协会组织24个,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92%。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