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举国上下欢呼雀跃,大江南北奔走相告,无不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今年8月15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革命烈士赵继全的墓碑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抚摸着墓碑,不禁老泪纵横。“二哥,我的亲哥哥,我的好战友,我看你来啦。”
这位老人名叫赵继盈,今年87岁,是一位抗战老兵。他所说的二哥,名叫赵继全,是一位战死在抗日战场的革命烈士。1943年,兄弟俩同日参军,并肩作战,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7月,在一场战斗中,亲哥俩齐上阵与日军殊死搏斗,二哥赵继全不幸牺牲,从此兄弟俩阴阳相隔70年,成为弟弟赵继盈心中永远的痛。
赵继盈回忆说:“14岁那年,我同二哥赵继全一起参军到部队,当时部队番号是淮北军区第三军分区独立一团。二哥分配在一连,自己分配在三连。他在一连3个月后就当上了班长,我在三连当通讯员。我们打了很多次仗,打的都是日军和伪军,日本人20多个据点都是我们扒掉的。”
1945年6月,我们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睢宁县城。睢宁县城自1938年陷落敌手后,成为日伪军伪淮海省东门户,也是其企图统治两淮及沭灌东南沿海的主要中纽点,且海郑公路穿城而过,历来为日伪视作战略重地加强守备。加之城高河深,日伪经营长达7 年,壁垒森严,在我军以推枯拉朽的强大攻势下,连克四周据点,迫使各区伪军退缩睢城,而在6 月18日,日军收缩退守新安镇(今江苏省新沂市区)之际,徐州伪军派出一个营“皇协军”进驻睢城,加强守备力量。睢城伪军兵力达2000余人,且装备日式武器,据守六个据点和部分战略要地,易守难攻。
战争打响后,我军势如破竹,一路攻进睢宁城内。敌伪县长、保安总队司令从慌乱中清醒后,迅速组织部队顽抗。特别是他们了解到我攻城部队不是新四军主力而是地方部队时更加顽固了,组织了强大火力向我军一次又一次地疯狂反扑,在我指战员英勇还击下,敌人只好步步退守,一道街、一条巷、一间屋地同我军争夺。我军是地方部队,很少经历过这样异常激烈的巷战,上级命令部队以班、排为作战单位与敌巷战,灵活机动地歼灭敌人力量。有时,一个要点要和敌人反复争夺后才能占领。敌人明暗工事火力交叉,子弹像蝗虫一样在眼前飞舞,打到墙上扑扑拍拍直响,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我军伤亡较大。
“在攻打县城南门时,已经是排长的二哥带领一个班去炸碉堡,当时都是抱着炸药包爬着前进的。” 赵继盈说,二哥抱着炸药包到碉堡跟前,敌人的机枪还在响,他就冲上去,两只手将机枪管往外拽,使劲把枪口转向一边,他向外拽,敌人就向里拽。争夺当中,另外一个碉堡里的机枪扫射过来,打到他二哥的肚子上,肠子都出来了,作战现场非常惨烈。“我二哥牺牲后,部队里给他编写了一首歌,就是歌颂他的战斗事迹,当时战士们都会唱。我记得开头是这样的:‘ 一营第一连排长赵继全,他领一个排牵敌一个连’,最后一句是:‘他的事迹人民永怀念’。”
赵继盈老人展示了他在这次战斗中,左胳膊上被枪击中的弹孔伤疤。“当时我是通讯员。我一个人经过碉堡时,听到碉堡里有声音,我就说:‘你出来吧,不出来我就用手榴弹炸你。' 当时从里面冲出来一个敌人,我用刀去砍,结果砍在敌人肩膀上,没有砍到他头。他跑掉了,回头打了我一枪。”赵继盈说,睢宁战役中,穷凶极恶的敌人组织了小股敢死队与我军周旋,顽固抵抗。一个曾携械背叛我军逃跑当了日伪军的叛徒,腆着肚子端着机枪冲到我军阵地前沿,连伤我军几名战士,被我军一个点射击中身亡。敌人敢死队被消灭后,敌人纷纷退回县政府及伪保安司令部,凭借原有的坚固工事,固守待援。我军部队趁敌撤退时的混乱时机,继续进攻,同时抽调力量增援,很快攻占了伪县政府和伪保安总队。至此,从6月19日开始到7月8日结束,历时20天的睢宁战役胜利结束,共俘虏敌人3000多人,毙伤敌人200余人。
赵继盈至今依然会背诵出新四军四师师长张爱萍获悉睢宁战役胜利结束时,即兴填词吟唱《渔歌子·解放睢宁》:“淮北区中敌垒坚,围攻奋勇夺城垣。歼倭寇,整家园,军民祝捷光河山。”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赵继盈老人每每回忆当年,依旧神情激昂。在宿迁市凤凰岭公园墓地革命烈士及墙壁上镌刻的宿迁籍抗日英雄名单里,清晰地记载着赵继全烈士的生平简介和英勇事迹。每每看到这些,赵继盈都会热泪盈眶。70 年来,他无数次来到哥哥的墓前,感慨万千,语重心长地告诉后人必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