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乡村教育,历来受到大家的关注。多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乡村教学条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个人也通过捐建希望学校、捐资帮助学生等方式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改善学生生活条件。那么,目前的乡村教育是什么情况呢?请随我们重庆云阳调研团一行对乡村教师进行访谈,以便管中窥豹,了解一二。

2015年8月25日(星期二)上午,重庆云阳调研团前往高阳镇建全小学,青年干部向当地贫困小学捐献节水小书包,为孩子们上一节“节水课”,并把水利部及其下属单位干部职工捐献的贫困助学金捐赠给学校。调研团团员利用休息时间对该校校长张毅先生和数学老师吴绍村先生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乡村教育情况。以下是访谈笔录。


我们:张校长好、吴老师好,感谢你们接受我们的访谈。请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
张校长:我们学校在高阳镇,目前有301名学生,全校学生共有8个班。我们学校有两栋各4层的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一个食堂、一片操场。全校有8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
我们:请介绍一下贵校老师的基本情况。
张校长:学校有34名教师,平均48岁,50岁以上的有18人,35岁以下的有20几人。
我们:高阳镇除了你们学校,还有其他乡村学校吗?
张校长:我们镇有5所村小学,其中有2所村小只有一名学生、1所村小有5名学生、1所村小有9名学生,这4所村小都只有一名教师,第5所村小规模较大,有90名学生和7名教师。村小的教学楼都还不错,基本都是二层的楼房。只有一名教师的村小,教师就是多面手,什么都要教。
我们:请问现在镇上的适龄孩子都上学吗?
张校长:据我所知,适龄孩子都上学了,镇上没有看到失学的孩子。
我们:请问现在上学的孩子流失情况怎么样?
吴老师:3年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有600人,目前301人,减少了一半。减少的孩子去向有两处,一是随父母外出打工,在外地上打工者的子弟学校;另外一种是向县里面的小学集中。
我们:请问学生上学需要交学费吗?
张校长:根据义务教育的规定,学生的学费是不用交的。但学生在校住宿、吃饭还是要交一定费用。
我们:学生的伙食怎样?能够吃饱吗?据说有营养午餐项目对学生进行资助?
吴老师:学生的伙食可以,能够吃饱。刚才带你们参观了食堂,条件还不算差吧。营养午餐项目的补助标准是每名学生每天4元(其中,含一瓶牛奶的费用,大概1元多一点)。
我们:请问贵校教师近年有无流失情况,是否安心从事教育事业?
张校长:我们学校的教师近年有转走的、也新进了几名,转走的教师他们不是转行离开教育事业,是调到离家更近、条件更好的地方去教学。教师的工资目前都是由县里面直接打到各人的工资卡上面,工资标准比普通公务员高10%,不存在拖欠问题,克扣问题也不存在。新进来的教师都是师范大专毕业的,很高兴招到一名音乐教师,极大地改善了音乐教育状况。
我们:我们观察到贵校的操场较小,面积不到标准的带400米跑道操场的一半,请问贵校如何开展体育教育、是否存在不重视体育教育的情况?
张校长:我们处于山区,要平整出带400米跑道的操场基本不可能。我们对体育教育很重视,每天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跑操,至少要跑10圈,小孩子在里圈、大孩子在外圈,由各班老师带着跑。此外,每个班每周必须保证上4节体育课,每节课40分钟。
我们:长期以来,社会各界捐建规模不同的希望学校,目前贵校学生日渐减少,您觉得还有继续捐建希望学校的必要吗?
张校长:我们学校的学生确实在不断减少,我听到其他地方的情况也是这样。我们学校无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条件都还不错。社会各界资助教育的热情是非常可贵的,但现在近10年来教育部推行集中式教育,确实出现学校较多、学生较少的情况。希望社会各界在捐助学校、学生时充分考虑这个现实情况,可以减小建设希望学校的数量,把资助向学生倾斜。
后记:听了张校长的介绍,我们感到比较欣慰,从了解到的乡村教育情况看,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但从与孩子们的接触看,与同龄城里孩子比,这里的孩子普遍长得瘦小,猜他们的年龄基本都会猜小2-3岁,孩子们的营养情况还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调研团的团员们纷纷表示,留下学校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将来组织单位、同事的力量为该学校的学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