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玥
2012年,我还没进入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防办)工作,但“7·21”那场夺人生命的暴雨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在电视上,我看到马路上水流成河,立交桥下全是泡着的车,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哗啦就倒了……我窝在沙发里,连灯都不敢开。那个时候我就很好奇,那些有勇气跟暴风雨赛跑的,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呢?
后来我看新闻报道,知道了防汛抗旱也有专业的政府部门,了解了北京市防办这个团队的职责所在,了解了一场大雨背后北京市防办的决断和处置,竟然有那么多的难以想象。2013报考公务员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市防办这个单位,从此开始了我人生崭新的旅程。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的带头人——市防办常务副主任王毅的故事。
今年7月19日—20日,北京市迎来了今年截至目前最大降雨过程,王毅始终坚守一线。从20号开始,预警不断升级——8点40,市气象局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9点,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11点30,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12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王毅按照各级领导指示,在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的同时,还不时关注基层群众的民情民意,忙得吃饭的间歇都在部署工作,我们都劝他休息会儿,他却说雨这么大,我不能休息,我得时刻坚守。也因为他的坚持,我们防汛办的全体同志劲头更足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连轴转地忙碌着。
近几年,一到汛期王毅就冲锋在前,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5年7月25—26日,王毅值了24小时的班,27日下午,又下起了小雨。和气象局研判后,结论是雨量不大,王毅把工作布置下去就回家了。可谁也没想到,夜里两点多,窗外电闪雷鸣,风呼呼地吹,雨噼里啪啦地下,还夹杂着栗子大小的冰雹。王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穿着大背心,抄起手机,抓起挎包,趿拉着拖鞋就往外跑!爱人在后面喊着:“你慢点!慢点!下这么大雨,你小心点儿啊!”“顾不上了,这么大雨,我得赶紧回单位啊!快!给我拿把伞!”可他根本顾不上拿伞,冒着大雨就往单位赶,到了单位直打喷嚏。那天我正好在值班室值班,只听见王主任脚还没踏进值班室的门,就在楼道里急切地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城区平均雨量已经10毫米,丽泽桥还有好几个地方奔40毫米去了,我们刚刚启动Ⅳ级响应,相关人员已全部到岗,随时听候指令!”考虑到雨情变幻莫测,王毅马上安排部署,让值班预案给气象局打电话,询问接下来几个小时的雨情,为预警升级随时做好准备。一边说着,他的眼睛又盯住了雷达图上雨量最大的一块,“这是哪里?”“这是房山坨里,下了快60毫米了!”坨里的情况,王毅最清楚不过了。坨里位居河套沟山口,是山区通向平原的交通要道,这深更半夜下起大雨来,黑乎乎一片,要是发起水来,村民就彻底完了!他当机立断,抄起电话就给房山区防办拨了过去:“密切关注坨里,按照预案,赶紧组织村民转移到安全场所,一有情况马上告知!”“是!我们明白!”
这边电话刚挂,另一部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是被困在积水中的市民打来的,情绪比较激动。“您别着急,我们一直在!”王毅一边耐心地安抚群众情绪,一边贴心地询问情况,原来在丰台程庄路附近,雨量比较大,积水也比较深。当向丰台区防办了解到丰台程庄路、丰南铁路桥、丰裕铁路桥都有明显积水,其中程庄路的积水已经接近1米的时候,王毅果断地说:“现场处置组马上去现场,协调交管部门进行交通管制!再通知排水集团增加两个抢险单元到现场抽水!”要知道,程庄路的积水最深达到了1米7,个矮的都没过头顶了!那要是没交通管制,车一辆辆冲过去,那还不都淹在里头啊!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次值班我想了很多,马后炮咱谁都能当,可越是在危急关头,越是需要能准确判断还能敢于决断的主心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在他的身上,读懂了什么叫真正的共产党员。一转眼,我来单位已经三年了。刚来的时候,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三年来,看得最多的,除了疾风骤雨,就是大伙儿一起会商、研判、调度的场景;听得最多的,除了预警的号令,就是一点一滴的感人故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已经50多岁的王毅坚守值班一线的信念。无论晴天、雨天,他屋里的那盏灯,总是第一个亮的。那盏灯,象征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象征着共产党的光辉,亮在屋里,也亮在我们每一个防汛人的心中……